第28章 无名斋(2 / 3)

快,水都没有开,就听见了他的敲门声,将老陈请到客厅,宋蒙城说“老陈,快来看看,这几幅作品怎么样?”

老陈说“外面无名斋的牌子是你挂的?”

宋蒙城说“是的。”

”你知道无名的出处吗?“陈江河问道。

宋蒙城说“当然,庄子的《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你是想当圣人?“陈江河问

宋蒙城笑着说“其实我在心里也这样问过自己。这必须是一个肯定的答案啊,肯定是做不到!

陈江河看了看宋蒙城没有继续追问,而是扫了一眼客厅说“喲,办公室搬走了?”

宋蒙城说“正月十二就搬走了,在琼泰大厦的七层。”

陈江河说“琼泰大厦?没听过呀。”

宋蒙城说“是刚建好的办公楼,在万绿园对面。”

陈江河说“那么远,你这么来回跑方便吗?”

宋蒙城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那也没办法,公司增加了将近20个人,我这场地根本不够用,索性搬走了,这里就布置成了工作室。”

陈江河哦了一声,开始认真的看宋蒙城的作品。

看过之后说“这幅《卍》,如果不是听过你的解读的话,我可能真看不懂,现在看起来很有想法,也很有意思,很像一副星辰的图画。”

陈江河毕竟不是专业搞艺术的,只是因为教古典文学的缘故,审美的底蕴丰厚,但对于宋蒙城的作品,却也似懂非懂。

陈江河将目光转向几幅诗歌作品,沉吟了好一会,陈江河问“这诗是你写的?”

宋蒙城说“那当然了,连主要内容都不是我的,还做啥作品。”

陈江河说“你这诗,太口语化了,跟我所接触的当代诗歌不大一样。”陈江河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挤出了四个字“过于直白。”

宋蒙城说“老陈,你的诗歌观念太落后了。”

陈江河说“当代的诗,我也读过一些,但跟古体诗比起来少了很多已经,你这样的诗,我根本没读过。”

宋蒙城说“古人写诗,其实也很简单,只不过当时的口语环境就是我们现在学习的文言文,你可以随便举例子。”

陈江河在心里沉吟了几首诗句,确实如宋蒙城所说的那样,换了一个角度说道“古人更注重韵律的美感。”

宋蒙城说“这一点确实是古诗特有的,因为古诗在当时又被传唱的需要,其实古人作诗,不是在纸上写出来,然后形成印刷品,而是可能在青楼这种场合随便出口吟诵出来,由艺妓现场弹奏,才被广泛传播的。”

陈江河点了点头说“是这样的,但是还是难以理解。”

宋蒙城说“我举个例子来说吧,比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怎么翻译?”

陈江河说“这个简单,在松树下我碰到一个小孩,我问他你师傅去哪了,他说我师父进山采药去了,具体在哪我也不知道。”

宋蒙城示意陈江河进茶室聊,一边走一边说“其实当代诗歌,就该这么写,古人写成文言文,是因为他们的语言在当时就是之乎者也的。”

坐到茶室,宋蒙城开始泡茶,倒了一杯给陈江河,继续说道“中国的诗歌大致经历过几个阶段,诗经楚辞、汉代乐府南北朝诗歌、唐宋歌词,现代诗歌,当代诗歌

现代诗歌是分水岭,从现实派,到朦胧诗,到先锋诗的出现,再到当代诗歌,从语言的角度进行尝试,但是尴尬的是,现当代的诗歌柔和了太多古诗的东西,还有就是国外翻译的东西进到中国,形成了特有的翻译体写作,所以导致了现当代诗歌在语言上很怪异和奇葩,但是作为历史的现象来说,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时代的变革而已。“

听着宋蒙城滔滔不绝的讲述,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还是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