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辰就靠在软榻上,对于她的话没有反对:
“反正我现在病了,这些事儿就暂时由你出面。”
木清有些鄙视他,别人不知道你病没病,我就在你面前,你好意思说出这种话吗?
百里辰拿过旁边的茶盏喝了一口,笑道:
“官粮这两天就要没了,施粥却还要继续,修缮房屋倒是用不着你管,义诊也在进行了,御寒物资他们应该不会哄骗你,你们发下御寒物资应该也差不多,不用特别准备了,现在就是缺粮食,可现在大米已经一吊钱一斤了。”
“多少?”木清拔高了声音。
“一吊钱一斤。”百里辰耐心的重复。
木清只觉得面前一黑,黑心啊,这些人太黑心了。
她前段时间因为开火锅店,将火锅店定位为高端品牌店,所以特地买了最好的精大米,自然也了解过米价。
她买的最好的米也才十五文一斤,这一吊钱可是一百文啊。
难怪不得书上说灾年的时候斗米千钱,万珠斛米,真是形容贴切啊。
木清沉默了,官粮是有限的,往年收上来的税粮除了交给国库,还会留一些在地方上的粮仓里面。
这也是为了遇到灾年需要赈灾做准备,到时候省了朝廷再费心费力的拉着粮食来赈灾。
可是地方上的粮食是有限的,遇到灾年也不可能一次发完,一般都是用一半。
剩下的一半是救急用的,毕竟灾年之后一半都会免税一两年。
而谁也不能保证这一两年里不会再有什么灾……
如果官粮用完了,那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买粮了,可现在这粮价要说买显然不太现实。
百里辰见她皱眉,便将写好的两封折子给她看:
“我准备给父皇上折子,有两个办法,朝廷下旨压价,还有一个是从江南调粮。”
江南,鱼米之乡,不缺粮。
“我觉得不错,一起上,江南调粮一两天到不了,朝廷压价,这些粮商未必买账,他们大可以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木清哼了两声,对这些粮商十分不屑。
她虽然励志做富婆,不过这种钱她是肯定不会赚的,黑心钱!
“和我想的一样。”百里辰说着叹了口气,悠悠道:
“这件事儿结束了,罪名我担,好名声倒是都成了你的了。”
谁让他在木清的嘴里“病”了呢。
木清翻了个白眼并不放在心上,之前的事儿她还没有找百里辰算账呢,这个名声就当是补偿了。
她倒是想要找百里辰算账,不过现在不是时候。
百里辰将折子八百里加急送去了京中,而隔天也有不少人送来了旧衣赏,还有些新的。
算不上多好,不过御寒还可以的,还有一些被子,有些破旧,不过灾民应该不会介意。
木清便带着众人去发这些物资,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不过后面连着好几天都送来了不少衣裳。
晚言也谈了两家木材商,最终看在晚家和百里辰的面子上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他们。
皇帝压粮价的旨意也下来了,江南调的粮食也过来了,大雪还在下,不过民心是安抚下来了。
百里辰看这儿差不多了,便带着木清转战越州周围的地方,这一次也是一样的,跟官员哭穷……
历时一个月越州的灾就处理好了,两个人也回京去了。
木清累了一个月整个人都瘦了不少,回京之后就直接回府洗洗睡了,百里辰则要先去宫中回话。
皇帝早就等着他了,听他说完越州等地的情况笑了起来:“不愧是我儿!”
“父皇,越州等地的官员多有贪污的情况,恐怕不适合再留在那儿了。”
百里辰又说了几个清明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