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过后,名胜响彻禹城的老先生农周与旧友告别,悄无声息的从南门离开,踏上了前往上京的官道。
一路上,农周丝毫没有抓紧时间赶路的自觉,顺着官道游山玩水,可谓好不自在。
君琛几次欲言又止,皆都被戚长容所阻止,她笑着劝道:“将军已等了十年,再多等几日也无妨,何必打扰他老人家的兴致?”
于是,帝师农周越发自在,寻到有趣的山林或瀑布时,还会坐下抚琴一曲,烹茶一壶。
如此一来,路上少不得多耽搁了几日。
等他们终于回到上京时,此时的上京可谓风声鹤唳,人人惶恐愤怒。
时隔大半个月,被派去坦洲调查真相的官员快马而回,携了几卷手书以及几个证人踏入刑部大堂。
随后,叶泉入宫,如时将之禀报晋安皇。
很快,圣旨从皇宫而下,犯人蒲亭即将被第三次提审。
回京后,戚长容听到风声,知晓事态紧急,连忙将农周安排在早已备好的那处宅院内,马不停蹄的回了皇宫,先去见了晋安皇。
御书房的书案上,晋安皇手边全是弹劾蒲亭的折子,所谓墙倒众人推,一旦当罪名落实,人人都恨不得在他身上多踩两脚。
这时候,就连平时的鸡毛小事也会被扯上台面,在折子里被弹劾上一笔。
就算不能踩两脚,也非要往蒲亭身上吐两口口水。
肮脏又恶心。
“混账!这些欺软怕硬的家伙,从前蒲亭得势时,他们哪一个不是笑脸相迎,一口一个‘蒲兄’的唤着,对平常小罪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罪名未定,罪名属实的消息刚传出去,他们便一涌而上。你瞧瞧折子上所记载的事,有今年的,也有去年和前年的,一桩桩一件件,分明早已够定他的罪,可事发之前,所有人都在装聋作哑,实在可气至极!”
充满怒气的吼声从里面传出,晋安皇在御书房大发脾气,宫女太监们纷纷跪了一地,大气也不敢喘。
元夷擦了擦额上冒出的冷汗,也不敢在此时出声劝慰。
他是聪明人,知道无论这时候说什么都无异于火上浇油,只会无限的扩大晋安皇的恼怒。
最好的选择,就是以静制动,
身为皇帝,凌驾于众人之上,却被臣子多年蒙蔽,可想而知,那股暴怒之火会伤多少无辜之人。
戚长容来时,书案上的折子都被一扫而下,凌乱的置于各个角落,其中有几本朝上翻着,她垂眸一扫,将露出来的内容尽收于眼底。
于是,瞬间明白晋安皇大怒的原因。
她目不斜视,抬脚行入殿中,在殿中央寻了处空地跪下。
“儿臣拜见父皇,还望父皇息怒,莫气坏了身体。”
晋安皇余怒未消,厉声喝道:“太子,你看看这些人,个个欺软怕硬,明知有错而不检举,只知明哲保身,若我朝堂皆是如蒲亭一般的蛀虫,怕是危矣!”
最大的蛀虫便是父皇您一手提拔的蒋伯文,仗着深受您的宠信,还敢圈养军队,以图不轨。
戚长容在心中悄声腹诽一番,想是如此想,但没证据之前,她绝不会向谁透露一个字,若到头来被反咬一口就不好了。
是以,话到嘴边后却又换了另一个说法。
“人心本就难测,不过儿臣相信,如蒲亭这般不识好歹,贪污受贿的罪人,在朝堂中定然少有,父皇震怒,大可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晋安皇揉了揉眉心,仍是十分头疼,并未因戚长容的只言片语而得到放松。
自从蒲亭受贿一案爆发以来,他就没有一天睡好觉,每日都有无数弹劾折子等着批改,上朝时,朝臣们更是口若利剑,打着为百姓讨公道的旗号,个个心怀鬼胎。
说到底,他们到底是在眼馋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