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一番后便应了下来,不仅把照顾公主的一应人员派了过去,甚至连带着太医院最擅长看治孩子的太医也被送行而去。
还没来得及一展慈父之心的君琛很是郁闷,眉宇间都带了几分忧愁,恨不得一同去碧泉山庄常住。
偏生又不敢与太上皇抢人。
太医说了,太上皇的身子看着虽康健,可往年暗伤郁积而发,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儿了。
面对垂暮老人,他终归带了几分恻隐之心。
不能折腾老丈人,他就只能折腾戚长容,时常喘着气在她耳边诉苦,弄的戚长容不得不堵上他的嘴。
……
升平六年,小公主两岁时,太上皇薨逝,先葬于帝陵,后与琴妃合葬。
因帝后合葬制,戚长容以升平皇之名,追封琴妃为淑德皇后,升其礼葬制,与她一生的纠葛之人,同眠地底。
葬礼后,某一日,君琛忽然问道:“父皇在位时,为何不亲自给母妃皇后之位?”
说太上皇无心……可明明但这位帝王在濒死时,特意将他们唤到床榻边,心心念念的要与琴妃合葬。
听到这话,戚长容放下手中的笔,接过君琛怀中的公主逗了逗,垂眸而道:“父皇很固执,又最重规矩,他认为母妃的家世不足以胜任皇后母家,嫡太子外祖家,便就没想过要给母妃皇后之位。”
所以,父皇的后位一生空悬。
戚长容心绪难安。
说来也可笑,就连她都看出来了父皇的心爱之人是母妃,可就父皇不知道。
死前,哪怕念着要和一个妃子合葬,用的借口也是要‘全升平皇的脸面’。
“我不明白他在想什么。”君琛长长一叹,实在难以理解太上皇的想法。
“我也不明白。”戚长容不置可否,或许,天下间,只有父皇自个儿知晓他在想什么。
……
升平七年,在海上漂泊三年的誓水师成功打通与海对面的联系,带回了许多属于另一处陌生国度的物件,以及两种产量极高的农作物,使海的两边,逐渐互通有无。
同年,嫡公主四岁时,戚长容复又生下双胎。
老二是皇子,老三是将军之子。
分别养在皇宫与君府。
除了少许几人,无人知晓内情。
升平八年,誓水师第二次出海,君琛终于圆了梦想,领着数千精兵强将,向海外之国,宣扬大晋国土之威。
升平十五年,经过戚长容十数年的励精图治,大晋终是出现盛世之兆,升平皇成了人人赞不绝口的盛世之帝,同年,立二皇子为东宫储君,自此悉心教导。
升平二十五年,一手缔造太平盛世的升平皇在文武百官的哀呼下主动退位,令储君继位,国号不改,人称盛安皇。
盛安一年。
年已有四十七岁的谢昙缘与年有五十二的君琛共居于将军府。
时隔二十多年,他们终于如同寻常夫妇,能在闲暇时坐于一方庭院,等日出看日落。
日子平静而又美好。
实际上,戚长容的身子并不好,像是早早的透支了生命一般,明明比君琛小上五岁,却更像是一朵快要凋零的花,这几年衰败的越发明显。
她虽只有四十七,可也知道人的一生终有尽头。
或许,她快要走到尽头了。
但她还有想做的事,那些很重要的,却没来得及做、或不能做的,她都想试试。
人世间走了两遭,倾其都不长久的两生,她终是不想留有太多的遗憾。
所以,便退了位。
于她而言,天下是她不得不担起的责任,当责任能找到合适的人移交时。
有一个人,将比天下更重要。
庭院中,君琛一如年轻时,能躺在戚长容腿上舍下脸皮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