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弄潮的开端(求订阅月票)(2 / 4)

回档少年时 邓丁 5028 字 9个月前

的家乡如果想要在改革开放的恢宏大潮下,争先创优,勇立浪头,就必须抛弃旧时代重工业发展思维,以开放的姿态,全新的政企融合驱动模式,把握住计算机技术、电子芯片等将在未来二十年引领科技发展和彻底颠覆人类传统生活方式的新兴产业。更不要说未来还需要把握住的现代半导体、先进储能材料、移动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和北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客观而言,在这个1995的夏天,能够看清这些的人是不多的,应当属于凤毛麟角,但二世为人的张云起,早已经洞穿了时代的雾障。

这份材料他写的很认真。

认真程度有点像当初他为杨家荣写的那篇《关于中国公有企业民营化演变的若干基本判断和展望——基于江川市龙景园罐头厂创新盘活国有资产的产权改革之道》。

当时杨家荣很大胆,或许也是陷于冗员处置和财政上的捉襟见肘,全盘接受了他基于后世总结而成的先进想法,经过几年大刀阔斧的改革实践,已经基本上奠定了江川未来十几年的经济驱动基础模式。

材料张云起熬了几个晚上写好了。

他一直在等刘民生那边的电话,否则这份材料没有什么意义,不过这种事情不受他的掌控,平常心看待就好,而且山高水远,来日方长,如果他的想法对胡宪峋是有价值的,胡宪峋自然会派人找他,如果没有,见了又有何用?

张云起打算明天回转江川。

回转前,他想陪初见和纪灵爬岳麓山。

张云起前世在里津住了二十多年,爬岳麓山的次数屈指可数,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很没有意思,这时候心境和心态却大不一样了,登高望远,见山见水见美人,会觉得内心平和,视野开阔。

女孩子总不一样些。

初见和纪灵都挺开心的。

纪灵是热烈如阳光的开心,初见是内心充盈的开心。

岳麓山也没有什么娱乐项目,纪灵带了单反相机,一路上,她和初见在爱晚亭、麓山寺和云麓宫、舍利塔、白鹤泉前拍照打卡。

张云起跟在两个女孩身边,走走看看,偶尔给她们拍一下合照,干的最多的事就是给两个姑奶奶拎包递水,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两位姑奶奶饿了不?

临近傍晚时分,张云起的手机响了起来。

他掏出来一接,是刘民生的。

刘民生在电话里说:“马上来大院。”

张云起说好。

胡宪峋终于有空见他了。

张云起让小武陪同纪灵和初见玩。

他独自一人下山,开着车穿过橘子洲大桥,15分钟不到,就来到了他上次来过的那幢映掩在森林里的大院前。

刘民生已经在大院门口等他。

在刘民生的带领下,奔驰越过森严的门哨,折进了绿树成荫的大院,缓缓地滑到了胡宪峋的家门口。

这是一个有一幢二层小楼的院落。

张云起停好车还没进院门,远远就看见了一副奇异的画面。

时至傍晚,夏季白天仍然是漫长的。在斑驳温热的阳光下,胡宪峋穿着老汉衫,黝黑的脖子上挂着汗巾,正挥舞锄头在院落里营务庄稼。

院落左侧的地里栽种着玉米和花生,长势格外喜人,玉米杆上挂着的果实已抽出长长的金穗,花生地里一片浓绿,靠院落的藤藤蔓蔓上,挂有丝瓜、西红柿、茄子和辣椒。

旁边的刘民生见张云起意外的表情,笑着说道:“他有这个癖好,爱在自己住的地方种点玉米什么的。年前他刚住进来的时候,我让人搬了些花草,还被讲了一通,在他看来,即使从欣赏的角度来说,庄稼也比名花异草更有淳朴的美感。”

张云起笑了笑,抬腿走进院落里。

“这个辣椒秧呀,还是上次我去你老家云溪,特意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