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可以。喜欢就叫大唐杂货吧。”反正阿妈不在意这些。她更担心的是有没有生意。铺子开起来了,没有生意就要亏本。
“咦?这里开了家杂货铺。有卫生巾吗?”一个穿着大红色长喇叭裤的女孩走了进来,旁边手挽着的是一个穿着绿色大喇叭裤的男人。
现在流行这些吗?
这品味也真够扭曲的。
陈白羽觉得有些眼疼。
“有。要几包?今天开业大吉,你是第一个顾客,买两包送一包。”陈白羽小小售货员立刻上线,“要维他奶吗?买两瓶送一瓶菊花茶哦。”
看着走远的一对小情侣,陈白羽很高兴,“开业大吉。大吉大利。”
阿妈则头晕的看着陈白羽,“小五,我不会说普通话。”她不会说,也听不懂别人说什么?
“没关系。想要什么,让他们指就好。”陈白羽准备了一个小木棒,想要什么就指什么。
“妈,数字的普通话,我们不是教你了吗?而且,你学得那么好,一说别人肯定就能听懂。”陈白羽鼓励阿妈,“阿妈最聪明了,砌墙都会。”
二姐三姐想要捂脸,真不知道陈小五怎么做到的,一脸正经的胡说八道。就阿妈的‘碌’‘狗’也算说好?
‘碌’6
‘狗’9
不管他们纠正了多少遍,阿妈的口音就是改不过来。
不过,没关系,不会说,还有手势。
接下来,又陆陆续续来了几个顾客,买的多是饮料或者西瓜。
第一天开业,生意不算好,但也不算差。
特别是几个刚从农村出来的人,买了塑料水桶和席子蚊帐等生活用品。算是小赚了一笔。华伟厂晚上加班,要求陈白羽送了十几件菊花茶过去,算是捧场。
最意外的是李志远居然来买了个西瓜。
一些和阿爸关系不错的建筑工地的工人也纷纷来帮衬,买一瓶饮料,一包瓜子,一包话梅。
“给我一包盐。”
“我要一包洗衣粉。”
都是工地的人来捧场。
就连发廊的老板娘也过来了,买了十盒扑克和十包卫生巾。
晚上算账的时候,爸妈眉开眼笑的算了三遍还舍不得放手,抱着钱盒子笑得一脸的褶子。
暑假过去了,陈白羽兄妹几个要回乡了。
阿妈在他们几个的裤衩里缝各种各样的小布兜。
陈白羽看着已经超过五个补丁布兜的裤衩,抿抿嘴,怕磕得慌。但是,没有办法反对,因为现在的人出门都是这样带钱的。
“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假装自己身上没钱。”
“钱不外露。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在车上不要谈论起钱。”不多话的阿爸在唠唠叨叨的说着自己的坐车经验。
爸妈眼里都是掩饰不住的担心。
如果不是杂货铺和收购站都需要人手,阿妈真想让阿爸送兄妹几个回去。
“爸妈,你们放心,我会照顾姐姐妹妹的。”陈辉年拍着心口保证。
陈白羽窝在阿妈的怀里,哄着阿妈。
分别总是伤感的。
即使舍不得,陈白羽兄妹几个还是要回家了。
然后要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再见爸妈。
“啊。我忘记了。”阿爸拍一巴掌头,“小四要去读大学。小五也要去市里念书,我要送。”
------题外话------
各位小可爱,记得领取订阅红包哦。
30币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