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怂和善(3 / 10)

寥几个字差点没把堂姐夫给吓死。

收到电报后,堂姐夫立刻请假回家。

然后看到的是媳妇和妈的二人恨不得对方死的人肉大战。

看到儿子回来的妈,奥陶大哭。

娶了这样一个搅家精儿媳妇,真的太委屈,太气愤了。

看到丈夫的丽花堂姐也委屈的眼泪直流,直说自己被家婆和小姑欺负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你有你的委屈,我有我的道理。

虽然说婆婆和媳妇是天敌,但别人家也没有这样你死我活。

堂姐夫夹在两人之间,为难得想要去撞墙。

不过,知道儿子差点被烧傻后,堂姐夫直接和丽花堂姐吵了起来,然后才有了昨晚丽花堂姐半夜三更回娘家的事。

丽花一直都觉得丈夫应该站在自己这边,和自己一起对抗家婆的。怎么想到,怎么说要对她好一辈子的丈夫竟然和家婆一起骂她。

怎么忍受得了?

这日子还怎么过?

不过了,回娘家去。

丽花堂姐一路抹黑的回娘家,一路上什么都不敢像,什么都不敢看,就只盯着手电筒的光小跑回来。

回到娘家门口,心才能放松,然后大哭出来。

“我们都不好意思路过荔枝根。没脸。”阿婆啧啧的摇摇头,“现在荔枝根的人那个不说丽花太搅事?”

荔枝根是堂姐夫家所在的村,荔枝根的村长每次看到大唐村的村长都要问两句你们怎么就教出这样一个搞事精?

然后摇摇头,啧啧,“祸害。”

从大唐农场去宝鸡镇必须要路过荔枝根,抬头不见低头见,村里人多多少少被人八卦一两句。虽然八卦的不是自家孩子,但也丢脸。

特别是有些刻薄的人直接问“你们大唐村教出来的女孩都这样?”

呸。

怎么能承认?

丽花一个人就坏掉了大唐农村所有女孩子的名声。

一颗老鼠屎坏掉一锅粥。

“说怎么办了么?”在老一辈人的眼里,别说争吵,就是天天打架也很少会提‘离婚’这个词。

吵了,调和。

打了,调解。

梅姨现在是三天两头的跑,劝解了丽花堂姐,然后又安慰婆家。

两头和稀泥。

就希望丽花和婆家能够相安无事,好好过日子。

可怜梅姨第一次做媒当‘米婆’,就遇到丽花堂姐这样不讲理胡搅蛮缠的女人。

用十三婆的话说就是前世不修。

“阿春过来了吗?”

阿春是丽花的丈夫,是个老实的男人。他很不明白,当初活泼可爱的丽花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不讲道理的泼妇样?

“没有。”

一大早,天没亮,大堂伯就压着丽花堂姐回婆家请罪去了。

至于结果如何?

大堂伯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应该是谈得不太顺利。

“阿梅说做这个媒,鞋都跑烂了两双。”

有什么办法?

这是‘米婆’的责任。

婆家没有怪梅姨就是因为丽花堂姐并不是梅姨介绍的,而是他们自己认识,然后请梅姨做媒。否则

如果是梅姨介绍的,可能婆家已经打上了梅姨家了。

安什么心,有什么仇?

介绍这样一个事儿货。

梅姨这时候既庆幸又无奈。

庆幸,丽花和阿春是自由恋爱,不是她牵线搭桥介绍,撮合。

无奈,是因为当初她没有好好了解丽花的为人,就轻易的答应了做‘米婆’。

怪谁?

不管是堂姐夫还是梅姨都只能怪自己识人不清。

因为识人不清,堂姐夫娶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