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场新出的一款‘仙女帽’,有些像渔夫帽。这是陈白羽凭着记忆画下来,让人编的。
用泡得软软的稻草或者腾草编织,不用的时候能卷起来。
前面的帽檐大而软,如果担心会影响视线,也可以用扣针把帽檐卷起来别住。这款帽子出来,陈白羽就要了两顶。
一顶画着绿色的草地,一顶画着粉红的杜鹃花。
每天根据心情来选择。
至于别人看过来的目光?
呵呵。
喜欢看就看吧。反正她长得漂亮。
“带伞就好了。为什么不带伞?”
因为晒,有些外宿的女同学会带伞。既然遮挡太阳,又能方便下雨天。
夏天来了,南方的台风季也到了。
这个季节,雨总是说来就来。
一些未雨绸缪的同学,总会备上一把伞。
没有人会像陈白羽这样戴帽。
陈白羽摇摇头,现在的伞还没有防晒的功能,更不要说防紫外线了。撑着伞也是白撑,太阳会透过伞落在脸上,一样会晒黑。
而且,因为伞的布料问题,人站在伞下会感觉很热,没有稻草帽凉快。
“不过,你家的稻草帽真的挺好看的。”特别是上面的画,很清晰。不像有些草帽,就一朵大红花还朦朦胧胧的,看不真切。
大唐农场出的稻草帽上的画很清晰,远远的就能看清画的是什么。不过,即使漂亮,陈圆圆也是不会戴的。
“小羽毛,你真的不参加朗诵比赛?你的普通话这么好。”陈圆圆抿抿嘴,前三等奖不仅有证书还有奖金呢。
陈圆圆倒是想要参加,但老师说朗诵必须要用普通话,而她的普通话连‘麻麻地’都算不上。
平时习惯了粤语,说起普通话觉得很拗口,总感觉舌头黏黏的,吐字不清晰。有些字的普通话音更是连调都分不清。
就例如‘淑女’一词。
如果不是陈白羽指出,全班同学都以为‘淑’是第二声,但陈白羽说这是第一声的。
当时不少人都表示不相信,最后查字典确定是第一声。
而相对于《新华字典》,他们本地的学生更喜欢和习惯用《广州音字典》。而且,现在的《广州音字典》还没有‘普通话对照’。
忘记是什么时候开始了,《广州音字典》上添加了‘普通话对照’。
反正现在还没有。
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有一部《广州音字典》,但只有陈白羽和大魔头有《新华字典》,可见大家对普通话的不重视。
现在的同学也没有想过要重视。
现在的他们没有想到,有一天,广州街上说普通话的人要比说粤语的人多。
“你想参加的话,我可以帮你纠正普通话。”说惯了粤语的人,在说普通话的时候很容易混了卷翘舌的发音。
该卷不卷,该翘不翘。
如果陈圆圆想要参加,她倒是可以帮忙纠正。
陈圆圆立刻摇摇头,“还是不要了。普通话真的太难了。我怕说着说着就咬舌头了。”
平时不管是说话,还是上课都已经习惯了粤语,要她说普通话还不如直接的给她一刀来得痛快。
反正她就觉得说普通话很难。
不过,听小羽毛说普通话却很享受。
小羽毛的声音本来就清丽、清脆,说普通话比粤语更能显示这个优势。
“为什么一定要用普通话呢?粤语不行吗?”陈圆圆撇撇嘴,有些不高兴,“害得我错失奖金的机会。”
陈白羽抿嘴笑,说得好像参加就能拿奖。
“小羽毛,你去吧。老师说你的普通话比磁带里的还要正。”每次上语文课,老师就要求陈白羽用普通话给大家朗读课文,然后老师再用粤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