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趁虚(4 / 8)

家长好像从来没有想过,骗小孩子对不对的问题?

当时,阿爸看陈白羽哭就承诺她,下次一定会带她去。但那时候的她只顾着委屈了,连话都不想跟阿爸说。

阿爸也很懵,因为他根本就不明白陈白羽为什么要哭?姐姐也没有去啊?

然后阿爸就一直跟陈白羽说,趁虚没有什么好玩的,阿妈会给她带什么什么好吃的。

想想,那时候的自己真小孩。

不过,她能小孩,是因为有爱她的父母。

为此,她愿意感激了一辈子又一辈子。

陈白羽看向陈乐乐,明显也很激动,也很想去趁虚。

“就我们三个吗?”陈白羽想了想,“走路去?”会很远,而且晒,热。

“我们三个。走路。”陈杏子拉着陈白羽的手,“小五,我们去玩吧。听说虚日有很多好玩的呢。”

陈白羽衡量了一下,点点头,“好吧。不过,我们要早些出发。”她可不愿意在大中午太阳正大的时候走路。

“好。我们早早就去,然后我们吃簸箕炊。”陈杏子早就想吃簸箕炊了,可惜,她从小到大就只吃了一次。

簸箕炊是本地比较有特色的一个传统小吃。

把磨好的米浆放在只有两个成人巴掌大小的簸箕上后,再把簸箕放在锅里蒸,等一层蒸熟后再加一层米浆,如此逐渐一层一层添加,最少会有三层,一般情况下是五层。

等蒸熟后,用小刀把它剐成网格状,再加入炸得香喷喷的香油,白芝麻,蒜蓉浆。如果再讲究一些可以加入一点点炒香的鸡油。

入口细腻富有弹性,软滑不黏牙,再加上秘制的酱料,香浓而又不腻。

吃一口,味道绝对令人难以忘怀。

看似简单,但却是本地人很喜欢的一种吃食。

但因为做起来比较麻烦,一般人家很少会做。想吃的话,可以在虚日的时候在镇上买来吃,也不贵。

现在是五角一个簸箕炊,再过几年是一元,然后是一元五角。

陈白羽是看着簸箕炊从五角涨价到五元的。

“我也很久很久没有吃过簸箕炊了。”陈白羽吞吞口水,她也想吃了。

上辈子,她在县城读高中的时候就常吃。那时候周末,因为路途远不回家,就在学校门口吃一个簸箕炊,一个人吃一个。

那三年都是一元五角一个,她周末就全吃簸箕炊了。

一般女同学半个就够了,而当时带着一点点圆胖的陈白羽却要吃一整个。

那时候就想,什么时候能吃腻?

然而吃了多年还没有吃腻。

等她毕业后,还会回到县城中学门口吃簸箕炊,还是那个老板娘,还是那个口味。老板娘的簸箕炊带有一股淡淡的荷叶香,淹没在香油的浓香里。但陈白羽却能在浓烈的香油味里发现荷叶的清香,这也也让老板娘很意外。

原来,老板娘会用荷叶煮水来浸泡簸箕,所以,蒸出来的簸箕炊会带有一股淡淡的荷叶香。

呜呜。

重生回来,她好像一次都没有吃过簸箕炊。

“我想买汽水。”陈乐乐的要求更简单,现在的她就想喝汽水,那种玻璃瓶装的汽水。

就为了一瓶汽水去趁虚?

绝对不意外。

因为陈白羽也曾经做过这样的蠢事,还很高兴,成为了她一辈子难以忘怀的记忆中的一个小片段。

那次,并不是虚日,她和几个小伙伴们一起玩,不知道怎么的说着说着就说到想要去虚上。因为虚日就是在固定的日期在镇上搞买卖大集会。

所以大家有时候也会把镇叫‘虚’。

小伙伴们想要去镇上,身上当然或多或少的有几角一元。但陈白羽身上却一毛都没有,只能去问在辣椒地里除草的阿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