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一个月给你两百的管理费。”
因为农场是以陈白羽的名义承包的,算是陈白羽的个人产业。阿公对此也是有些小意见的,觉得即使不是以他的名义,写他的名字,也应该是陈楼上的。
但陈白羽却写她自己的。
不过,因为有阿祖一力支持,即使阿公不高兴也不能多说。
“想这么多做什么?既然小五承包下来了,你用心管理就是了。小五还要去京都读书呢。你不上心,谁上心?”
阿婆瞪了阿公一眼,毫不留情的怼他蠢。既然都已经承包下来了,再说其他的不是浪费口舌?
现在要做的就是想怎么让农场赚钱。
小五要去京都读书,以后毕业可能也要留在京都,家里的农场不就是要考他们老两口?
阿公撇撇嘴,他以前帮村委打理果园还能拿工资,现在帮孙女管理农场却要发工资?
怎么能不郁闷?
陈白羽要给阿公发工资,阿婆觉得不能要。
最后还是陈白羽劝住了阿婆,给阿公工资是应该的。
付出就有收获。
并不能因为阿公是亲人而就理直气壮的把他当免费工人。这样的话,她和大舅又有什么区别?
听到陈白羽承包下了农场,大叔公也过来。
看看,摸摸承包责任书还有开发权许可证明等等。
“小五,好样的。”大叔公竖起大拇指,“参加比赛能有这么多奖金吗?”除了家里最亲近的几个人外,大家都以为承包款一部分是陈白羽参加各种比赛拿到的奖金,另一部分就是和阿雁借的。
陈阿炳和阿雁两人赚钱了,这大家都知道。
所以,一致以为陈白羽承包农场的钱是找陈阿炳和阿雁两人借的。
陈白羽也没有解释。
阿公瞪了陈白羽一眼,他也没想到陈小五小小年纪就这么能赚。不过,陈小五越能赚,他就越高兴。
这可是他家孙女。
从小就聪明伶俐。
听说小四比她小五还能赚钱。
阿公既骄傲又有些酸溜溜的。
骄傲是因为小五和小四都是他的孙子孙女,酸溜溜是因为小四小五比他亲生的孙子孙女还要能干、能赚。
不过,阿公还是很庆幸当初收养了陈小四和陈小五两个孩子的。
陈白羽和阿公还有大叔公一起谈论,如何提高果园还有水库等的利用率,还有收益。
现在果园里养鸡的数量已经达到了饱和,不能再多。
再多就达不到走地鸡的质量,而且打理不好,容易发鸡瘟。
“我们能不能在两棵果树之间种上黄姜或者木薯?”陈白羽虽然想要成为一个农场主,但对很多农作物,她还是一知半解。
大叔公摇头,“不太好。木薯的根系发达,而且它的梗太高。甜薯或者大薯倒是可以。”
甜薯和大薯都是本地比较常见的粗粮,而且种植容易,收获大,是本地各户人家一般都会种的粗粮之一。
在本地,比土豆还要受欢迎,而且产量更高。
不管是甜薯还是大薯的长势都很强,而且耐肥,抗旱,少病虫害。种下,不用怎么管理,就能有大丰收。
一般都是3、4月份种植,只要在种植的时候在根部的位置堆上一堆腐烂的树叶,然后让它随便生长。
既不用施肥,也不用浇水,等到10月份秋天到的时候,叶子就会枯黄落下,然后就能挖了。
这两种薯对土地的要求也低,不管是沙地,还是土地,或者是红壤土等都能种植。
当然,施肥会比不施肥的产量要更高。
甜薯是拳头大小,并且带毛。可以洗干净,直接煮,也可以削皮后煮或者焗。本地人一般喜欢的是削皮切块来煮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