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学普通话了,已经能听懂大部分的粤语,但阿婆说话时候带有很浓的农场口音。
而农场口音有些轻,说话的语气会更糯,拖音更长一些,和正宗的粤语是有区别的。
李晓艳委屈的看向陈一元,她为了能和农场人愉快的交谈,她努力突击训练了好几个月的粤语。
但没想到,她学习的粤语和农场人的粤语是有很大区别的。
当初陈家人在京都的时候,他们交流不多,而陈家人那时候也尽可能的用拗口别扭的普通话来和她聊天。
虽然,大部分音都不准,她也听不懂,但李晓艳感激那份体贴。所以,要来农场了,她也想要入乡随俗。
李晓艳本来是准备先从言语上拉近大家的关系。但没想到,她学习的粤语和农场人说的粤语是两回事。
阿婆看向李晓艳,“喜不喜欢?不喜欢就换一个颜色。被套还有一个粉红色。”
虽然听不懂,但根绝阿婆的语气还有动静神色,还是能略猜一二的。
“很好。谢谢阿婆。”李晓艳的粤语还是不错的,起码阿婆能听懂。
阿婆听懂了,笑了起来,“不用谢,一家人。你们赶紧收拾东西,一会洗澡,然后休息。”
阿婆拉着李晓艳的手,拍了拍她的手背,“明天让阿一带你去看村里的老人,然后去果园看看。小五的亲爸和亲爷爷都喜欢果园,说果园景色好。”
阿婆不知道景色好不好的,不是草就是木。但小五说了,城市里的人见惯了高楼大夏,最喜欢的就是草木。
“酒席的事情,我和你阿公都准备好了,不用担心。”
阿婆出去后,李晓艳朝着陈一元抛个媚眼。
陈一元当没有看到,认真收拾行李。
“阿一?你们家孩子的小名都是以数字排列的?”李晓艳有些奇怪,“但当初在京都的时候,你的家人都叫你一元。”
陈一元愣了一下,“因为他们都在为我着想。在家里叫小名是亲切,在外面小名就显得随意,不够正式。而我以后是要在京都工作,是一名老师,他们希望我受到别人的尊敬。”
“他们怕我会因为小名而被人取笑。所以,在外面坚持叫我‘一元’,坚持用拗口的普通话说话。”
看着家人为他做的一切,陈一元心里满满的感动。
虽然,他不在意小名在大家熟知,但他会心怀感激的接受家人的好。
“你的家人很好。”
这样的小事都能想到,也坚持做到。
有这样的家人,有这样满满的爱,难怪陈一元和陈白羽兄妹几个会养得这么好,这么出色。
拥有丰富的物质,可能会内心荒凉。但如果拥有很多爱,即使生活贫穷也会觉得世界满是希望。
陈一元兄妹就是后者。
陈一元拉过李晓艳的手,“你也是我们的家人。房间里的这些,都是阿婆给你准备的。”
要知道,当初他和小四住这里的时候,只有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自己动手钉的书架。
现在,房间里多了很多生活用品,都是新买的。
洗过澡后,陈一元没有休息,直接带着李晓艳去看黄妈妈。陈一元是黄妈妈接生的,有着特殊的意义。
看了黄妈妈,然后看米婆,然后再看村里百岁以上的老人。
带回来的礼物一件件的送出去。
农场的其他人听到陈阿一带着老婆回来了,都纷纷过来看。都想要看一看这城里的姑娘到底有多漂亮。
“和小五一样白嫩。”
“很高挑。”
“衣服很好看,鞋跟很高。听说活,外面的女人都是要穿高跟鞋的。”
大家叽叽喳喳,李晓艳更听不清楚大家在说什么了。
“他们说你很漂亮。”陈一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