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贤士对于国家的价值。
就譬如说是现在,如果跪坐在席子上的来是诸葛亮,秦皇嬴政别说是吃饭,大概在第一时间就会下座迎之,或者直接动用国家的力量举行盛大的仪式来专门迎接都是大有可能。毕竟即使扣除政治上的才能不说,单单从军事理论的角度来看,武庙十哲之一的他在秦国的地位,绝对不会逊色于杀神白起。
至于赵高,在秦皇眼里还没有“炉火纯青”,大概就是还没有这个资格了。
“是的陛下,臣师从儒门心学圣人门下。”
赵高刚刚坐下,见秦帝发问,不敢怠慢,立即站起了身回答。
在各个剧情世界中混了这么许久,其实赵高身上可以挂上的标签有无数个,可偏偏那些功绩在秦皇嬴政看起来都算不了什么,算起来也勉强只有这个圣人嫡传弟子的名号最值得一问。
“哦,阳明弟子一脉,不错不错。”秦皇大笑着喝了一口汤,连连赞叹了两句。
讲究仁政王道的儒学在强秦自然不好使,可如果是后世王阳明传承到下来的心学一脉,其中承载了阳明先生的兵道就完全不同了——至不济地说,这样的人物拉到战场上充作一支偏军的主帅也是绰绰有余的。
“臣不才,所学不过先生的三分之一,实在愧对先生的谆谆教导。”赵高将自身规则完全放开,阳明先生留在他手臂上的那枚小剑的标记立即熠熠发光。
也许是有所感应,当秦皇目光投向小剑标记的时候赵高猛地一抽身,一股愤怒中夹杂着些许无奈的情绪无视时空的距离真真切切地通过标记传递给了赵高,算是做出了某种程度的警告。
即使是心学圣人,大概也是不愿意将自身道基的某一部分给秦皇嬴政看到,赵高这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毫不犹豫地将老师拉出来挡在自己前面。
“刚刚臣孟浪,惹得老师生气了。”面对刚刚一不小心的君前失仪,赵高并不慌张,给自己找了个最正常不过的理由。
王阳明也是流年不顺倒了八辈子大霉。原本收赵高为嫡传弟子就并非他的本意,只是在那个倭寇剧情世界中被赵高狠狠地坑了一把——当初只不过发布了一个常规任务,结果硬生生被做成了无上限任务。当赵高用巨舰血淋淋地对所有海外区域完成了所谓的“教化”之后,大量相关规则的涌入一度影响到他成道三种基本法则“立德”“立功”“立言”的平衡。最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将赵高收为弟子并将这一部分规则全数反馈到了他身上,留下了这枚剑形的独有标记。
“难怪你以个人之力,强行辅佐智氏称霸,果然已经得到了阳明先生的真传——只是学得不到家,太勉强了一些。”秦帝点了点头,很自然地将两件事情联系在了一起,然后得到了最合理的结论。
这个做法虽然无耻了些,秦皇嬴政倒也不会对赵高有什么特别的看法,毕竟臣为君谋,就算有错也不在臣那里。
“侥幸而已,陛下麾下人才济济,臣这些微末之技,实在不值得一提。”赵高也不反驳。事实上也如秦皇所言,灭个把家族这点小功绩在别人那里也许还值得炫耀一番,但在灭了六国的秦始皇面前,还是算了吧。
“嗯,你也不必过谦,丞相既然推荐你来见朕,就必然有你的过人之处。”秦始皇的耐心显然在这一番简单的奏对过程中已经用完了,弄清楚了赵高的能力上限之后也不再以先生相称,语气也更加直白地问道,“朕只有这一顿饭的功夫,现在朕已经吃完了,你若是想留下,直接找丞相给你安排个官职,若是要离开,也请自便吧。”
这就是李斯的面子用完逐客了,事实上除了回答,赵高几乎一句主动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陛下且慢,臣只有一句话要说。”他止住了上前引路的内侍,躬身对已经准备离开的秦始皇朗声说道,“臣并非来求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