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几步,得了几句诗,正要吟诵,瞥见荀贞,蓦然想起一件昨天听来的事情,忙不迭将到了嘴边的几句诗咽下,对荀贞嘿然笑道“贞之,我听说你几年前在卿家的族宴上赋过一首诗,名为《短歌行》?”
荀贞不听还好,听了曹操这句话,登时脸上通红,只觉得羞臊,非常难为情,勉强点头说道“是。”
“我只听来了几句,没有听得全篇。今有酒有歌有舞有笑语,有两位英雄杰士,什么都不缺了,却只缺一首好诗,如此良宵欢饮,不可无诗。愿闻全篇。”
荀贞再三推辞不得,只好厚着脸皮又念了一遍“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云云。
他在念诵的时候,曹操就站在堂上,专心倾听,前边几句他已听过了,从“青青子衿”开始,之后的他没有听过,听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他拍手赞叹,说道“好一个‘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卿思贤友若渴。”
再念诵到“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笑道“不意卿诗中亦化用此句,正合今宵欢宴。”
再听到“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喟然叹息,说道“观卿诗而知卿志,卿忧国忧民之情由此可见。”
堂下的歌舞女乐能被文太守宠爱也都是知诗之人,听出了这首诗乃是难得一见的佳作,诗中感情深厚沉郁,叙事、抒情与描景融为一体,浑然天成,从诗中似可看到一个忧国忧民、渴求贤友的志士形象,听得入了迷,不知何时停下了乐器、歌舞,侧耳倾听。堂上悄然,堂外月明。荀贞吟诵至最后一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堂上、堂下尽皆无声,唯这一句低沉富含彷徨之意的诗在堂上、在众人的耳中回旋。
曹操右手握拳,难以抑制自己被调动起来的情绪,连连击打左掌,受此诗影响,他转过身,面向堂外的夜色月光,院中槐树在春夜的风中沙沙作响,枝叶摇曳。他叹道“‘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念了两遍,又把全篇品味,急转回身,急切地对荀贞说道,“贞之,诗中意思似尚未尽?下边可否还有?请将全篇诵完,以饱操之耳福。”睁大了眼看着荀贞,十分渴求。
下边四句,荀贞不敢吟诵,“周公吐脯,天下归心”,这八个字的意思太大了,他只是个郡兵曹掾,朝中天子也不年幼,不敢自比周公,因此说道“没有了。”
曹操在堂内踱了几步,摇头说道“不对,不对,下边必然还有!就算现在没有,将来也要有!不然,诗中意思不尽,不尽。”低头忖思,沉吟再三,想帮荀贞把此诗补完,想出了几句,却因前边的基调沉郁真切,自觉想出的这几句配不上,最终只得颓然放弃,犹有不甘,说道“便如顺水行舟,将至快极处,瀑布已挂船前,行船却戛然而止。贞之,你这是在折磨我啊。”前边铺垫了那么多,明明结局处该喷薄爆发,却戛然而止,曹操只觉好似心痒,想挠又挠不到正地方,折磨难耐,却又无可奈何。
荀贞心道“这首诗听过人的不少,只有曹操觉得诗意未尽,果然不愧是此诗作者。”曹操现今虽还远非后世的那个奸雄,但脾性爱好已基本定型,这首诗引起了他极大的共鸣。他叹之再四,对荀贞说道“我适才请卿念诵此诗前得了几句诗,本想请卿与司马评点,今闻卿诗,不敢拿出献丑了。”喟然叹息,说道,“君英武不凡,家学渊源,又有此等诗才,唉,恨与卿相见太晚。”
孙坚离席起,带着酒意,对荀贞说道“贞之,此诗最好的是前四句!”俯身端起案上的酒樽,一口饮下,把酒樽丢掉,按剑至堂中,吟诵前四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赞了几声,复又吟诵,“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再又称赞,“好句,好句。”也如曹操,只觉冲动难耐,拔出腰间佩剑,说道,“人生在世,譬如朝露,生当尽欢,死为鬼雄。如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