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鲍信烛下劝离洛(3 / 3)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3084 字 2020-07-03

集合了各种的“巧合因素”之后,最终才形成出现的,拿句后世的话说是历史的偶然,不过从整体上分析,却也是历史的必然。

只是,身在局中,难免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情况,能够拨开重重迷雾,卓有远见地看出“历史之必然”的人少之又少,——设想一下,如是袁绍能看出董卓后来居然敢擅权朝中,他又岂会犹豫不决,不同意荀贞、鲍信的进言?

时势如此,荀贞空有扭转历史之心,到底因其现地位尚低、名望尚不够大,只能徒呼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