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三大传奇(2 / 4)

买宋 参见大总管 2204 字 3个月前

特别突出了范蠡、西施为国雪耻、甘愿献身的崇高爱国精神。

《浣纱记》的主人公是越国大臣范蠡和着名美女西施,当初他们在明澈的溪水旁以一缕洁白得轻纱定情,本希望“百岁图欢庆”,不想风云突变,国土沦亡。

这时,一对情侣不得不忍痛割爱,怅然分手,为国家利益毅然抛却儿女私情。范蠡

深明大义,执意劝西施打入吴宫,西施毅然入吴,不辱使命。

这种“美人计”虽不值得过分称道,但在具体描写中却极力突出了西施忍辱负重、为国报仇的爱国思想。

剧本抛弃了世俗的贞操观念,让西施从吴宫回来后,又同范蠡结合,这在“失节事大”的理学盛行时代,极为难能可贵。

最后写范蠡作为越国谋臣,有功不居,功成身退,携西施泛湖归隐,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它表明了范蠡对统治者“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本质的清醒认识,否定功名富贵,强调了爱情的胜利。

与此同时,艺术上也突破了夫贵妻荣的大团圆结局,令人耳目一新。

《浣纱记》宾白骈散互用,曲词俊语如珠。用昆山腔演唱,细腻舒徐,圆润柔美,对昆腔的传播与发展有极大影响。

继续阅读!

最后就是无名氏的《鸣凤记》了,之所以说是无名氏,是因为《鸣凤记》的作者的确不详,因此明代吕天成《曲品》把它列为无名氏作品。

这部剧全剧共41出,是一部着名的时事剧,政治活报剧。

剧本写的是嘉靖时奸相严嵩父子专权,残害忠良,内任党羽,外用军财,致使倭寇侵界,河套失陷,朝政日非。

以夏言、杨继盛为首的忠直朝臣前仆后继,同奸相斗争,犹如“朝阳丹凤一齐鸣”,所以叫《鸣凤记》。

《鸣凤记》虽然人物众,头绪多、情节繁,但忠奸斗争的戏剧冲突还是一线贯穿的。

一方是刚正不阿、部位权势、视死如归的夏言、杨继盛等“八谏臣”,一方是严嵩父子等大奸臣。

剧中的人物、事件大都真实,演出效果也相当好,简直“令人有手刃嵩贼之意”(吕天成《曲品》)。

《鸣凤记》不仅直接反映当代重大时世,首开风气之先;而且打破生旦团圆旧套,在戏曲史上也是个创造。

全剧41出,生(杨继盛)旦(杨妻张氏)在第15出就结束了活动,先后被杀、殉节,但全剧情节不够紧凑,人物性格还显浮泛。

此后就是明后期了,明后期的剧坛情况的话,怎么说呢,在进入明万历以后,传奇创作进入高潮,一派繁荣。

其突出标志就是涌现出杰出的剧作家汤显祖及其“临川四梦”,把传奇创作推上了高峰。

在他影响下出现的“临川派”剧作家,成为明传奇创作的一支重要方面军。

同时,剧作家沈璟,作为“吴江派”的带头人,其戏曲理论在当时影响更大。

沈、汤两派以不同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倾向相互争胜,促进了明传奇的进一步发展。

从剧作精神看,明后期传奇最突出的倾向是张扬个***,批判封建礼教。

它通常以婚恋自由作为具体演绎。

于是出现了远远超出一般才子佳人恋爱俗套的不朽作品,如《牡丹亭》《娇红记》。

从声腔发展看,昆腔创作一枝独秀,大部分传奇都是比较典雅的昆腔作品,同时具备较高的文学品位。

另外,民间的弋阳腔与各地方戏的结合,也上演了不少丰富多彩的传奇剧目,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

先给大家说说沈璟的昆腔创作吧,沈璟这个人的话,是江苏吴江人,进士出身,历任兵部、礼部、吏部主事、员外郎,曾因事被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