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青果吃枣药丸(1 / 2)

闽粤清军一直摸不清楚大员陈军究竟有多少兵力。

但两省的军政大员却一致公认,东南陈军的主力数量应当不会少于两万人,加上水军,还有陈军那已经全天下皆知道的守备军力,全军数量多半能逼近四万人大关。

这是一个让闽粤乃至江浙省份都感觉到很棘手的数字。

四万水陆大军,乃至两万朝上的精锐战兵,这能做的事情不要太多了。

所以东南沿海各省的兵力根本不敢肆无忌惮的拉到长江一线,所有人都敢肯定,只要自家省里的主力部队开走,那些陈军必然会大肆的攻城掠地。

就凭主力去后的一些民团练勇,以及半火器化的二三线绿营,那些陈军是所向无敌的。而攻城对于他们来说就更简单了,只需将大炮拉到城下,然后便可以轻松击破清军分兵驻守的各座城池。那样一来东南各省全都不得安宁,老家都不稳了,几省开出去的大军还能稳得住吗?

这事儿看看保定一战里八旗兵是怎么不战而垮的就知道了。

而只要这么一想下来,几省的军政大员们就是心烦意乱。

一年时间了,江南还半点压力都没给过江北,大量的兵力被拖在本省,难道就要一直被动的挨打,挨到陈军整顿妥当了,出兵江南吗?

这事儿他们不止自己想,还已经在跟手下人想,甚至都有人把难题直接抛给中央了。那时候还是乾隆在位的时候,而清廷又能有什么法子呢?

他们倒是想叫东南各省的兵力把自己老家扔了来打江北,但这不现实不说,还很难赢。

长江水路都尽数在陈军的掌控下呢。

所以全都没有对策,只能任由闽地不停的打烂仗了。

数千里海疆处处示警、无一宁日,大家从一开始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到慢慢的全都适应了。

很多人都已经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一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念想,以至于更多明眼人觉得这大青果吃枣药丸。

所以整个东南一年多来就一直处在如此一片诡异的气氛中。

在这种犹豫纠结兼患得患失的情况下,赵亮让银行发行的债券价值,于江南行情是一路走高。

越来越多的地方豪门大户对满清丧失了信心,尤其是北方京城易手和乾隆死讯传来之后,数千里锦绣江山在一片哭声的同时,各地的走私和暗通陈军的行为就更放胆了。

甚至都出现了陈军上岸来,不放一枪一炮,而地方官乖乖的筹集一批物质交到对方手中,当做犒劳的情况。这都能算是一种这种明目张胆的勾结勾搭了。

但各省的军政大员又能如何呢?

地方官守土有责的规矩,也早就被大清的文武们扔到九霄云天外了。

而哪怕是对满清再忠诚的八旗权贵们,也只能一边看着,一边暗自痛心着。

而至于军中将领跟陈军有没有暗通曲款,呵呵,说没有大家也不信啊。

就在漳浦之战结束没几天,陈军直接出现在了福州外海,先拿下了琅岐屿,作为船队的停泊依靠,然后大军登陆闽江南岸的长乐。

就跟清军想要发狠,需先拿下了漳浦,然后再能去打云霄厅一样,陈军发狠,要打福州城池,那也需要先拿下长乐,然后再想方设法的渡过闽江,如此才能杀到闽县,也就是福州府治。

原因很简单,就跟漳州的情形一样,闽江也被清军密密麻麻的布置了暗桩木排。

陈军就算海上优势再大,去猛攻硬打,也是下下之策。

而至于沿江的羊肠小道,侧面高山如林,根本就没法打。

而至于直接在江北的闽县登陆,由陆路杀到福州城下,那还是一场灾难。都说了高山如林么,闽县沿海区域到处都是山峦,人都难行,更勿囵装备辎重了。

所以只能打闽江南岸的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