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买下茶棚(1 / 2)

这天定下了要去将茶棚的钱付清,一大清早,纪蓉就抱着一个木头盒子坐在炕上拨拉。

盒子里有一锭一锭的银子,有银票,还有散碎的银子,令外还有一堆铜钱。

之前写的那本西厢记赚了不少银子,摆摊卖醒酒汤赚了不少铜钱,后来又零零碎碎花出去不少,如今买了牛,又订了些厨具材料也付出去不少钱,他们手里还剩下一张五十两的银票,两个十两的银锭,六两的碎银子,还有一贯加六百多文铜钱。

除了这些,之前已经付给了茶棚主人十两银子的前期定金,这一回只要再付给他剩下的五两就算银货两讫。一应手续都已经办好,就等着他们重新把这茶棚开起来。

五十两的银票是本钱暂时不动,剩下的钱估计都要算在前期投入里。景飞鸾轧了草喂给两头牛,这几天那头瘦牛吃好喝好,身上的毛都光亮了许多,眼看着在长肉,脾气也仿佛没那么大了,再也看不出往日那头倔牛的影子。

陈至尤其喜欢它,天天喊它“牛牛”,至于那头小牛陈至干脆叫它“小黑”,纪蓉和景飞鸾也跟着陈至这么叫,没两天再喊它们的名字的时候,牛牛和小黑已经能听出这是呼唤它们的意思,会跟着给点儿反应。

牛牛还是偏瘦,因此这一次进城还是从王老汉家里借的牛和车,赶着老牛一路进了城,景飞鸾带着纪蓉把她要订做的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找店家去做了,又去采买了不少开店要用到的东西。

碎银子到现在为止已经用了不少,这个年代百姓们用银子还不大方便,一些小摊小贩没有夹银子的银钳,只能收铜板或者碎银子,纪蓉他们身上带着两大锭银子,在小摊上也不好拿出来。

到了一个银铺殿前,他们想到手上的两个大银锭不好花,所以也走了进去。这银铺倒不是做存取生意的,而是古代熔铸银锭的店铺,又叫做倾银铺,买卖看着不怎么起眼,但却是百姓们日常不能少的地方。这家挂着“德本隆”倾银铺是顺安城里的一家老字号,东门县也开了一家分店,客人不少。

纪蓉还是头一次来这种铺子,进了倾银铺左右打量,正好铺子里的银匠正在招待客人,面前的天平里放着一堆散银子,纪蓉好奇的看了一会儿,才知道那个客人是要把散银镕成大银锭。

德本隆的店面不小,有三个柜面,两个银匠都有客人在忙,闲着的那个见到纪蓉和景飞鸾二人进来连忙出声招呼,这是个略微有些年纪的中年人,见了纪蓉发髻梳着出了闺阁才会梳的倾髻,又见他们二人郎才女貌,长相极为出色登对,便知道这约莫是一对小夫妻。

景飞鸾客气的和那银匠说了一句,也不啰嗦,直接道“劳驾,我们想要把这两锭银子分成一两和二两的碎银。”

银匠接过两锭银子,过手一看,也不称就应下来“您二位稍等。”

纪蓉看他动作利索,略微奇怪,问道“掌柜的,您不秤一秤吗?”

那银匠拿着两锭银子转过来,给她看银子底端的一个标记“这是从我们铺子里出来的银子,我一看就认得了,所以不必称。”

纪蓉一看还真的有个方形的小标记,上面刻着特别的花纹和字样,她之前从来都没有注意过。景飞鸾也小声对她说“他们做这一行久了,手上都有轻重,而且眼睛也很利,看一眼就知道成色真假。”

纪蓉表示受教了,他们这两锭银子都没怎么摸过,当然不存在掉色变黑的情况,成色和刚镕出来的差不了多少,怪不得这银匠这么干脆。

那银匠拿着两锭银子进了后面的屋子,过了一会儿拎着一个小布袋子出来了,布袋子上也有德本隆的标记,打开小布袋把里面的银子都倒在天平秤上,五个二两、十个一两的水丝小锭,与砝码相符。

景飞鸾点点头,银匠又把这些碎银子都给他们倒在布袋子里,景飞鸾拿出10文铜钱给他火钱,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