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对前朝频繁兵变的黑暗记忆,大宋王朝对掌兵之人防范极严。
不过,真正被朝廷防得最死的,反而不是军头将门,而是宗室。
近支宗室,皆入籍严管,绝不可授予实缺,更不可能任其掌兵。
有机会问鼎皇位的亲王,更是防范得重中之重。
若在平日,耿南仲绝不敢提这个掉脑袋的建议。
但大宋危在旦夕,皇帝赵桓焦头烂额,都快忘了自己还有个代朝廷北上乞和的弟弟,哪里还有精力去想坚持议和的耿相公为何突然转变立场?
老九北上之后,就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来。
他如果没有死在乱军之中,就只有两种情况:要么被同军扣住,要么已经深入敌后,圣旨能否传到其人手中都是两说。
而且,同军进军的速度极快,这个时候再诏谕赵构起兵入卫,实际上已经晚了。
但大难临头,正在对抗夏人的陕西兵马都可以抽调,都快渴死了,还怕饮鸩?
让赵构在敌后起兵是步好棋,成与不成,都能牵制同军的兵力。
赵桓仅仅犹豫了片刻,便同意了耿相公之请,下旨授予康王起兵勤王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