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开发矿产(2 / 3)

我爸爸是穿越者 风鵿 2758 字 2020-07-21

然邛海省和北和省内的海湾,海岛,海峡,高山,河流,河川,湖泊也都全部改为汉名,尽罢倭奴国地名。

这基本成了刘守义与汉海王国的习惯。

每占领一地,都会对各地地名进行更改。

如此从根本上消除原有国家文化的影响。

这也得益于这个时代真正读书,学知识的人很少。

各国大部分百姓都是不读书,不识字的。

所以更改名字,在教授这些百姓,同时在把那些掌握了知识,但又不顺从的人要么杀之,要么送去挖矿,修路当苦力去。

加上以阅文馆为代表一批图书馆建立又焚毁了除去农学,医学,科学以外的全部书籍著作。

而这些也被选择性的吸纳入了汉学中。

对汉学有用的就留下,没用的焚烧。

如此数十年后,还会有何人记得。

建威十七年十二月,六万倭奴国人被送到各地矿山中,在兵役营和安国军的监督下,开始了对矿山的初步开挖。

而三省中,道路,桥梁,码头,水渠,开荒,种地等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

第二师,第四师和第六师也都分别驻扎三省,以防不测。

骑兵第一师则返回了台湾的驻地。

如今汉海王国已经拥有了两个直辖市,十六个省和二十六个海外都护府。

遍及南洋,西海,西洋,北海,东洋,东洲,西洲,汉安洋,汉东洋等地。

人口四千四百八十八万多人。

真可谓是当世大国。

而东洲,西洲的据点建立完毕后,各地兵役营,安国军便会组织人力开始考察,开挖各地矿产,修建连通各地据点的道路,当然还有那条位于中盛都护府的运河。

如今连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运河已经开工两年时间,三百万劳力日夜轮班开挖。

预计再有个年,运河便会挖通。

永通渠,采用中间向两边挖的方式,长约四百里,宽度也有两百米,深度最深处有四十米的深度,最浅处也有二十五米。

如此足可保证两艏大船并排而走。

由中间向外挖,一直挖掘到红海和地中海的出口。

之后再挖通两海,使海水进入运河之中便可。

至于运河的流向,据兵役营中的勘探老手判定,运河会从地中海流向红海。

因为红海的盐度更高。

如此一条运河便算完成。

而有了这条运河,足可保证汉海王国的商品会源源不断的运到欧洲贩卖。

而欧洲的商品也可以通过这条运河,运往东方。

如此葡萄牙的航海事业必然大受打击。

欧洲的船队还会不会到达西洲南部的西拓角都是问题。

这也是刘守义要下大力气修建这条永通渠的原因。

如果说中盛地区的运河主要是方便了汉海王国自己。

那么永通渠不仅连通了汉海王国和欧洲各国,也从根本上打击了欧洲大航海的势头。

有了这条运河,谁还会冒险去面对死亡的禁区呢。

毕竟在这个时代,航海是一件极为危险之事。

后世看着哥伦布,麦哲伦这么风光,可是确不知道这背后又有多少人葬身大海之中。

毕竟不是每个国家,每个人都有如汉海王国这般的外挂加持。

但是即便如此,汉海王国这些年也因为航海死亡了数万人之多。

这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刘守义所能做的只是利用自己的知识,尽量避免损失而已。

……

……

……

建威十八年,大明天顺六年二月。

汉海王国与倭奴国之间的战事辗转传入了大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