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身后的马车看看,里面缓缓出现一个熟悉的面庞。
“歌德先生!”
谢绾激动了起来,冲上前扶住正在艰难下马车的歌德。歌德笑着一手扶住谢绾,一手扶着马车栏杆。他毕竟已经七十七岁高龄。
“十年不见了,绾,整整十年。您现在已经是莱茵联邦的执政,后生可畏啊。”
谢绾的真实年龄其实跟歌德也差不多。他打着哈哈,一边扶着歌德,一边请三位访客前往客厅。
落座奉茶,寒暄了半天,雪莱夫人才不好意思的说道,
“我本来寄居在亡夫父亲家中,但公公他对我有偏见,我只好离开……我妹妹与拜伦先生是好友,她说拜伦先生生前就总是提到您,说您是一位慈善家,说您一定能帮助我们……所以我们就在歌德先生的帮助下来见您。”
说完她看看歌德,歌德冲谢绾点点头。
要说拜伦、雪莱、雪莱夫人以及她妹妹,四个人之间的事,还真是文学史上一段劲爆的八卦。
玛丽·雪莱原名玛丽·沃尔斯通克拉福特·葛德文,生于1797年8月30日,出生地为英国伦敦附近的萨姆斯镇。母亲玛丽·沃尔斯通克拉福特是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女权辩护》的作者,父亲威廉·葛德文是无政府主义哲学家,《政治正义论》的作者。
大约在16岁的时候,玛丽和她未来的丈夫珀西·雪莱相识。那时,珀西热衷于玛丽父亲葛德文的哲学思想,花了很多时间在葛德文家里讨论政治活动。玛丽与珀西互相爱慕,但雪莱已婚,他觉得思想激进、主张自由恋爱的葛德文一定能同意这种婚外情,于是向其请求同意。
但说一套做一套的葛德文断然拒绝他的要求,于是珀西和玛丽,带着小妹妹克莱尔私奔到法国。荒诞的是,期间玛丽怀上了珀西的孩子,但珀西跟克莱尔又暗生情愫,并且获得了玛丽的默许,这导致雪莱的第一任妻子自杀。其后俩人正式结婚。
从私奔到结婚,她生育了四个孩子,不幸的是,三个夭折了;她还遭遇了一次流产,为此差点丧命。但珀西却因为喜欢克莱尔,曾试图把玛丽介绍给他的一个朋友——这位爱情大诗人,就是这么一个搞了一辈子开放式关系的渣男。
但这还不是高潮,更离谱的是,珀西·雪莱在日内瓦期间又喜欢上了诗人乔治·拜伦——这正是拜伦在遇到谢绾之前的事——为此不惜把克莱尔“让”给拜伦。而珀西也是在这期间一次前去幽会拜伦时出了航行事故而亡。
这种极其反传统的生活作风,在那个人权战胜神权的时代倒是还不罕见,也许是物极必反。
珀西死后,玛丽带了不满三岁的儿子伯熙回到英国。珀西父亲对她很苛严,只供她微薄的津贴,而且禁止她张扬雪莱的“劣迹”,否则就断绝接济。但玛丽却依然深爱珀西,坚持为亡夫编印遗作。雪莱死后留下不少未发表的作品,那首五百多行的未完成长诗《生之凯旋》就是一例。1824年,她出版了《雪莱诗遗作》;而此次她来寻求谢绾帮助的原因之一,也是想出版新整理的《雪莱诗集》。
不过这种混合着深情、荒诞与艰辛的生活没有掩盖玛丽本人的才华。
玛丽的生母因生她而死,妹妹克莱尔是她继母的女儿。继母不允许她上学,她所受的教育完全是在家里完成的。父亲为她请了一名家庭教师,负责教她父母的著作、西方文学和诗歌,以及学习拉丁文、法语和意大利文。她还阅读了文学启蒙时期很多知名人物的作品,像诗人布莱克、塞缪尔、泰勒柯尔、查尔斯等人的大量作品,也包括其声名显赫的父母的非正统的作品。
早年的良好教育使她颇有文学才华,于1818年创作了《弗兰肯斯坦》,也就是《科学怪人》一部在其作者逝世两百多年后,仍然备受人们关注的伟大著作。这本书尚未出版,谢绾粗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