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韦尔斯利的要求。次日,双方开始进入细节磋商。
在洪堡与英国人纠缠的同时,毛奇悄然抵达莱茵军南部驻地特里尔,然后大张旗鼓的打着“莱茵志愿军”旗帜,尽起八千莱茵军,从特里尔进逼法国。
宁堡夜战之前,法国作为英国的盟军,对莱茵也保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度,只是死咬着巴伐利亚等西南的邦国。宁堡夜战之后,法国就犹豫起来,不知是否该对莱茵采取敌对态度。
一番激烈争论之后,法国人还是保持了克制,只是加强了防御。一来英国人也没有做出激烈的报复反应,法国人自然也不好强出头;二来法国人对付巴伐利亚、奥地利和部分普鲁士军队,在英国做主力,德国人两头挨打的时候还有些优势。如今英国人偃旗息鼓,再加上一个让法军吃过好几次亏的莱茵军,法国人自然是捞不着便宜的。所以即使莱茵军已经摆明翻脸偷袭英军,法军也没有招惹莱茵,只是让两个团向法莱边境靠拢,防止事态突然恶化。
不过谢绾没给法国人面子,而是直接让毛奇起兵威逼法国。
这不是谢绾好大喜功,而是别有深意。谢绾要对德意志联邦决策机制进行改革,不能缺少巴伐利亚和奥地利两个大成员国的支持,而目前在西南战场上,巴伐利亚被法国人打的喘不过气,丢了大片领土,莱茵军刚刚战胜了英国,面对已经与南德军打了数月的法国人,心理和军力上都有一定优势,正好扮演南德救世主的角色。
谢绾还盘算着,由于英国人按兵不动,法国人应该不会对莱茵军进逼有什么太大反应,搞不好直接就退兵,那就捡着大便宜了;即使法国人不退兵,毛奇在局部取得一两次胜利问题不大,但这样应该足以让法国人也回到谈判桌上来。
英国人打仗是骑虎难下,法国人打仗是狐假虎威,都不是真心战争狂。只要英法愿意回到谈判桌上来,莱茵坐庄,把汉诺威、巴伐利亚利益切一点分给大家,都有台阶下,莱茵能就此主导德意志局势,还能顺势咬普鲁士一口。
某些在大战前期卖军火,后期高调参战的大国不就是这个德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