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下面。但卡尔一世和他的一个侍从挨了一枪,被打倒在地。
特务团头领气急败坏,破口骂道,不是不让射击他吗,谁干的?
没人吱声。但事态紧急,特务团头领也不好纠结这事,只能继续战斗。
特务们快速向车队靠近,借着树林掩护继续开枪,又打倒几个俄罗斯人。这时候卡尔一世的卫兵们已经依托马车开始与特务们对射。
特务们仗着自己人多,想尽快吃掉只剩下不到十人的敌人,于是也顾不上掩护,直接冲到路边。
然而,此时从路的两头各突然出现一支人马,特务团头领心知不妙,赶紧带队撤退,谁知一回头,背后的山上也有大量人影。
一开始特务头领还想反抗,但山下的一路人马突然加起一只大枪,冲着他们附近的一棵大树就是连续射击,直打得树皮飞溅,半分钟后,大树直接被打断,倒在地上。
特务头领明白这是机枪,但这种展示方式也太震撼,让他不仅放弃了反抗,连战死也没了胆子——这种枪能把他尸体打成肉酱,死状也太惨了。
在稀稀拉拉放了几枪后,特务团头领举手投降。
得到这个消息后,谢绾终于舒了口气。
这回抓住三十多个“证人”,尤其是还有各种狙击枪、弹药这些“证物”,威廉一世暗杀卡尔一世证据确凿,就看怎么利用这个剧情了。
实际上,在“俄罗斯密使团”同期,谢绾起码实施了六个不同方案来引诱普鲁士方面上钩,目标都是诱使普鲁士派特务人员进入莱茵军控制区,然后再制造卡尔一世被暗杀的场景。
但有三个方案都没能引起威廉一世和俾斯麦的注意,还有两个失败了,万幸是虽然死了间谍,但没暴露动机。唯有这个方案,在俄罗斯期间,莱茵的情报人员就发现了俄罗斯密使团被跟踪。
谢绾的每个方案都是真实的,只是在事实基础上做了手脚。
比如俄罗斯密使团确实是带着尼古拉一世的信件来访。但消息却是谢绾的人故意放给柏林方面听的;卡尔一世确实是为表诚意亲自来迎接俄罗斯人,但那是巴枯宁在谢绾的授意下强烈向卡尔一世“建议”的;卡尔一世确实是被普鲁士常用的狙击枪击中的,但那是谢绾安排的人干的,要求务必打倒,但不能击中要害。
卡尔一世陷入了半死不死的边缘,那些本来就已经动摇的普军将领们应该有些觉悟了吧——不怕临阵换将,就怕秋后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