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战太平(1 / 2)

1854年9月,英法土联军终于攻破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占领克里米亚全境。此时的俄罗斯兵败如山倒,加之尼古拉一世自杀,俄罗斯帝国风雨飘摇。在内部一阵动乱之后,俄罗斯帝国决定投降。于是参战各国在巴黎开始了长达半年的谈判,重新调整各自在国际环境中的位置。

德国康茨勒谢绾委派俾斯麦前往巴黎。因为谢绾所带领的德国及时加入了胜利者一方,使战后谈判相对轻松,交给俾斯麦之后,他也就不太过问这件事。

几乎在同一时间,贝尔默在日朝的行动也通过报告的方式提交给了谢绾。他通过与日朝两国的协议,正式搭建了德日、德朝的交流通道。这是对宋插的明确威慑,让他明白自己只是德国在此处的代言人,在防止他坐大的同时,也开启了对日朝外交与贸易。

谢绾还看到了贝尔默提交的关于挑动萨摩藩反对幕府的计划以及萨摩藩访清团的名单。萨摩藩反幕府与原时空历史暗合,谢绾只叹了一声历史规律的强大,总是以各种面目回到原时空去,然后回复贝尔默,允许他按自己的思路行事。

倒是谢桂芳以南洋镇名义与太平军交涉的时候,十分不顺。太平军此时已经占领并定都江宁,两江总督陆建瀛及寿春镇总兵恩长阵亡。势头正旺的太平军根本不理会谢桂芳以及其他德国外交人员的沟通请求,紧接着展开“北伐”,攻陷扬州。

虽然江浙一带对外开放的口岸是上海,但随着清国的工业化逐步展开和两江、闽浙两总督区对德国商人的有意宽纵,使得德国以上海为中心,经济触角已经抵达扬州镇江一带,在扬州有不少工矿投资和商馆。这些商馆名义上的东家是华人,但实际资本来源很大比例都是德国商人。

太平军攻陷扬州,劫掠了清朝廷的府库,杀害满人和士绅,其中许多人都与德国有着较深的生意往来,还大肆抢劫有德国背景的投资项目和商馆,这严重的损害了莱茵东印度公司和南洋镇的利益。

帕尔默为此特地从沙捞越到了上海,见到了正在积极备战的谢桂芳和从长崎回到上海的贝尔默。三人和其他军政要员紧急会议后,决定按照谢绾“给太平军一点教训”的指示,组成南洋镇与莱茵东印度公司联军,准备与太平军打一场局部战争。

为此帕尔默还专门拜会了新任两江总督瓜尔佳·怡良。总体来讲怡良是位正直的官员,但性格鲁莽,意识保守,对洋人态度不怎么好。他虽然也知道德国军事力量强大,但此时他还自觉有把握对付太平军,不想让德国人插手。

但很快他就被林凤祥、李开芳的北伐军结结实实教育了一番。眼看着无法向朝廷交代,他只好腆着脸主动到上海与德国人沟通,请求援助。

这下轮到帕尔默摆谱。他软磨硬泡,让对洋人态度不好的怡良承诺未来在两江地区对德国商人和资本进一步放宽,然后命令贝尔默率三千莱茵东印度公司陆海军,谢桂芳率领五千南洋镇陆军,水陆并进,溯江而上,进入镇江,与被太平军占领的扬州隔江对峙。

此时林凤祥、李开芳率领的太平军北伐主力已经北上渡过黄河,占领了保定。扬州城中还有一万余太平军,守将陈玉成。

在后世的文献中,称陈玉成“……貌极秀美,长不逾中人,二目皆下有黑点,此四眼狗之称由来也。”又称其“凶狡杰出,近世罕有其匹”,就连左宗棠也说,“四眼狗诚项羽、狄青之俦也,古今之悍贼。”

贝尔默和谢桂芳首先就领教了陈玉成的厉害。

在抵达镇江之前,联军前锋在扬中宿营休息,半夜突然出现大量难民。谢桂芳判断是扬州出逃的老百姓,并没有太在乎,所以只是让前锋游击将军驱离。谁知道游击派出的警戒部队有去无回,而朝着联军驻地来的老百姓越来越多。游击觉得事有蹊跷,赶紧让军队紧急集合,并向黑压压的人群鸣枪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