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妖王血,文胆!(2 / 2)

儒神在上 秋风揽明月 2336 字 2020-07-22

实很诡异。

不过他也未曾多想。

“还有一个月左右就要府试了,你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周彬问道。

最近这段时间,周彬一直陪着周老夫子四处求医,与苏毅相处的时间少了许多,以前他们倒是经常一起读书。

“还好”。苏毅说道。

“府试考试,文气起码要达到童生五转,才有希望高中,如果文气达到秀才级别,高中的希望会更大一些”。周彬说道。

“嗯”。苏毅点点头。

文气对于许多人而言,大概相当于评定学识的一个标准。

所以学识不够,考试往往不会取得太理想的成绩。

有的考生,在县试的时候考的很好,但接着府试,很可能会名落孙山。

因为当年县试,府试,只隔两个多月的时间。

自身文气达不到童生五转以上,考中的概率自然不是特别高。

因此许多考生都不会直接参与府试的考试。

而是再等待三年时间,沉淀一下,然后再进行府试。

苏毅现在童生五转,进行府试自然没有问题。

周彬说道,“若是考中秀才的话,就要凝聚文胆了,子恒可有想要凝聚的文胆?”。

文胆对于读书人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

文胆相当于“思想的核心”。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比如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仁是孔子的思想。

义则是孟子的思想。

孔子以“仁之道”凝聚文胆,这是他的思想。

他的诸多著作,也都在写仁之道,来影响世人。

比如《论语里仁》篇就写了许多关于“仁”的见解。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些都是孔子对于“仁之道”思想的阐述。

同理。

孟子以“义”之道,来阐述自己的思想。

此后孔子成圣,便是以“仁之道”成圣。

孟子成圣,则是以“义之道”成圣。

这便是儒家现在的中心思想。

仁义之道。

流传数万年。

这是儒道的至高二道。

若是以后苏毅有成圣的一天,铁定也是以他塑造的“文胆”为基础,成就圣人之道。

由此可见。

读书人凝聚文胆,到底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不同文胆,对未来,甚至会形成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