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白了,国漫和日漫声优的对比,与其说是区别,倒不如说是一种质的差距
其实大多数的漫迷根本不懂日语,但是在欣赏动漫的时候,还是能够明显地感受出二者的差异。这种差异并非是来自语言,而是来自一种声音制造的情境:当你听一些优秀日漫的角色台词时,有时无需或是情节的引导,也能够通过声音将自己代入到故事的氛围中。而且动漫人物们的喜怒哀乐、自信或是自卑,都能够通过声优充分体现出来。
自责的时候是一种腔调,而振作或是高兴的时候,又是另一种腔调,随着角色们的精神面貌改变,他们说话的语气也会随之而调整,让你觉得给这个动漫角色配音的声优,似乎远不止一个声优,这一点非常符合实际。然而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易,光是普通的训练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是需要在具有嗓音天赋的同时,还要有日积月累的练习基础。
但是观看国漫时,很多观众就只能够感受到语气上的不同,在人物的腔调上面,似乎永远都是一成不变的。就拿国漫的佳作《秦时明月》举例,如果忽略主观上的喜恶,仔细去倾听人物的说话声,会发现即便是不同的声优不同的角色,似乎都有着一样的腔调。比如说李斯,除了秦始皇之外,在很多时候,他不管跟谁对谈,只要听对方说完,都会习惯发出“哦——”的感叹,拖音也非常有趣,因为你会发现它不久后会在其它角色的口中重现。
老实说,不说现在,就说前世周方远重生前,国漫在角色的人设塑造上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问题还是出在声优上,导致一个本来是高深莫测的角色,只要是开口说话,神秘感顿时一扫而光,有时候甚至非常出戏。
但是这并不奇怪,毕竟日漫行业是经过一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如今巩固的氛围基础。
我们的动漫发展史也很长,但是发展的路径却没有日漫那么顺利,一路上充满太多阻碍,两国的观念也截然不同,因此声优无论是在培养还是在发挥上面,自然就存在这很大的环境限制。
那么抛开声优的问题,再看两国的动漫发展。
题材方面可谓是各有千秋,日漫以现代风格为主,国漫比较依赖传统。
日漫的佳作时空设定多半是在当代,而且故事背景多半是发生在校园或都市中,比如《天气之子》、《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国漫明显是比较依赖于传统,比如《哪吒》、《镇魂街》、《一人之下》等等。
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在于文化。
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很多的传统都非常有讲究,因此用来进行艺术创作,可以有源源不断的灵感。扶桑虽然也有想当长的一段历史,但是并没有像我国这样在世界史上处在主导地位,而且很多的东西本身就是从我们这里流传出去的,因此除了自己的传统外,他们还需要进行自我创新。
或许这样的说法不具备太多说服力,但是大家可以对比一下美漫,基本上都是现代或是未来题材,因为他们可没有那么多的历史传统可用来作为创作的素材,和我们相比是另一个极端。如此说来,日漫在剧情的题材上,倒像是国漫与美漫的平衡,因此它们既回溯传统,也展望未来,有时候甚至会借鉴国外的传统。
另外三观方面也有区别。
这一点,两国动漫本是无从比较,可一旦涉足“催泪”领域,国漫三观瞬间崩塌。
若动漫的受众是广大的青少年,三观无疑是动漫中不可忽视的一大要素,虽然对比动漫其它的“硬性指标”,和动漫艺术的联系并不大,但是它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它可能会将动漫的价值观直接灌输给观众,尤其是一些负面的价值观。
说到动漫的三观问题,就不得不说一说“催泪”这一领域。日漫的催泪效果是不容置疑的,这一点尤其是以京阿尼的作品突出,很多的漫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