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2.不可不去的柏林墙(2 / 3)

最爽新人生 老眼儿 2179 字 4个月前

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了分割东西欧的铁幕的一个象征。

直到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府才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联邦德国以及西柏林,柏林墙被迫开放。1990年6月,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

柏林墙的倒塌,给联邦德国了大量的劳动力,给民主德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并使民主德国的人民的生活有一定的改善。同时也代表了一个统一的德国,作为欧洲经济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统一后德国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欧洲的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不过怎么说呢,这个柏林墙吧,建起来不容易,想要拆掉,其实在当时来说,也是困难重重。

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应该很清楚,对于当时两德的统一方式,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纯粹将原西德基本法进行修改,使权力从原区域扩展到东德的五个州,在宪制上确定双方的融合;二是把统一过程当作是东西德双方的合并,并重写一部宪法。

两个方案都不容易,在当时来说,其实双方是经过无数次谈判和协商的。

当然了,最终,双方统一选择了第一个方案。虽然说这个方案程序较为简便,但等同于没把东德作为一个主权国对待,在当时引发了不小了的争议。

其实在历史上,东德西德就有着明显的差别。东德大多数是原普鲁士地带,旧思想和专制色彩浓重;而西德是德意志邦国经济较为活跃的地区。而在地理因素上,西德较为接近商品经济活跃的荷兰与丹麦,水系发达,基础条件较为优越;而东德很明显不具备这样一些优势,社会经济水平稍显疲态。

东西德的分离,纯粹是因为德国的残忍暴行导致,二战结束之后,根据波茨坦会议中英、美、法、苏的共同协议,决定将战败后的德国一分为四,分别有四个战胜国占领。虽然是一分为四,但共同成立“盟国管制理事会”处理德国事务。由于目标和诉求存在高度一致,美英法占领区逐步“抱成一团”,成立全新的国家——西德,并以西德作为复兴欧洲的一个中心。而苏联占领区因为理念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在后来形成另一个国家——东德。

自此,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对峙的局面形成。

而这,也是柏林墙最初的来源。

受制于原占领国政策导向的影响,东德与西德自成立伊始,就有着相当大的差异西德实行与英、美、法三国同样的资本主义制度,且在经济和外交等立场上,高度跟随西方阵营的步伐;而反观东德,在苏联的影响下,建立起了典型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高度严苛的计划经济。再看当时的世界形势,虽然的噩梦已经褪去了,但无形的硝烟,依然在剧烈地弥漫着。政治领域上的角力,在几个大国之间暗暗较劲,一直绵延了几十年之久。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吧,“两德”差异明显,发展也是各有特色。

首先来说,面积相对较小的东德,紧随着苏联“老大哥”的步伐,东德在经济制度上,实行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推行五年计划、发展农业生产及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创办大批国有企业……凭借着自身的工业基础和苏联的大力扶持,东德一度在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中,实力不俗。

但另一边的西德,显然比东德还要更具竞争力。首先是国际方面的因素。米国放下仇恨,推行“马歇尔计划”,以帮助德国在内的西欧国家恢复经济。该计划即符合米国在欧洲的长远利益,也达到了给东欧阵营国家树立典型的作用。其次是自身良好的工业基础。以鲁尔区为代表的西德工业区,积极实现转型和升级,探索新时期的“工业法则”。在西德战后经济恢复的进程中,它们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作为一个战败国,西德在20世纪60年代一举超过英法等欧洲大国,成为全欧经济总量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