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迷雾中的大明(2 / 2)

日月永在 煌煌华夏 2437 字 2020-07-31

发飙,“汝等欲学方孝孺,请诛十族吗?”

史官也硬气,别说十族,一百族都行,历史就是不改。

朱棣到底没敢滥杀史官,滥杀史官,必有不详。但是朱棣还是把这群史官给赶回了老家,另找了一批心腹来编撰历史,称自己是正统继位,朱元璋一死他顺位继承。

朱瞻基想明白了,于是就又把历史改了回来,称朱允炆才是正统皇帝,朱棣确确实实是造反谋逆夺来的天下。

历史一改回来,三大殿就陆续开始着手修复,这次倒是没遭雷击,但没等修好,朱瞻基也嗝屁了,等他儿子朱祁镇登基之后,谨身殿完工,从那刻开始,北京,才算是正统的大明首都。

老朱家的事乱七八糟,也直接导致明史于后世引起众说纷纭,加上一堆汉奸、鞑子编排抹黑,以至于有明一朝总是让人有一种雾里看花之感。

就好比明朝称皇帝到底该怎么称呼一般,万岁?皇上?陛下?

众所周知。明亡之后是为清,后世对于清宫剧的拍摄有种病态的热衷,以至于逐渐让人有了一种错觉皇上是鞑清的专属称谓。

鞑清起于野猪皮,他们最初的首领称谓汗,这是基本常识,后来立国,朝堂上的一切对于他们都是空白的,所以明朝的所有都照搬了过去,甚至大家可能都不知道,连鞑清的情报总局刚开始也叫作锦衣卫。

皇上这个称呼起于明,古时候百姓多在家中为皇帝设长生牌位,写的就是“当今皇上万岁”牌位。

既然起于明,这个称呼也并非禁忌之词,为什么不能提呢?

这就是因为后世满大街的清宫剧导致,一提到皇上就想到鞑清,从而打心里厌恶,凭什么鞑子用的次数多了,这个称呼就属于他们了呢?

这就好比棒子天天喊着孔子是他们的,难道有朝一日韩剧里,一群棒子读书人给孔圣人磕头,咱们从此就把孔子让给他们了?

矫枉过正了。

不提后世张廷玉、蔡东藩等鞑清士子所著明史、野史,明实录中,称皇帝为皇上,是有出处的。

儒士沈世荣上疏拍朱元璋马屁,多次用到这个词汇“皇上翦伐群雄以武功定天下,拯生民于水火之中,奠四海于枕席之安,驱夷狄复中夏。”

官场之中,钦天监曾有折子,其中,有这么一句话“皇上承运以来,历虽以大统为名。”

明实录是明朝解缙等人所编著,以充分说明,称皇帝为皇上是确有出处的。

之所以大家于明史多有纷争计较,都是因为老朱家的事太乱。

朱允炆脑海里对于明朝的认知,只有当他这三个多月,看了如此多的各地奏章之后,才有浅显认知。

真是,迷雾中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