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静兰对待今日的三位客人,可以说非常上心。
因为和袁冬初三人交往,尤其是和秀春、小翠接触,对她来说,完全是全新的体验。
通州闺秀圈子就那些人,也只那些事,着实没什么新鲜的。
事实正如她预期的那样,秀春和小翠不但熟悉投递业务,说到的一些乡野见闻,听在卓静兰耳中也非常有趣。
袁冬初更是投其所好,以现代都市人看自然景观和民俗的眼光,从旁渲染现代人对山野的体会,更是让卓静兰眼界大开。
相对于现代,古代人的生活极其乏味。因交通和安全问题,除了一部分奇才,几乎没什么人会有闲情逸致,去跋山涉水观赏山野风景。
就像都市人专门吃住农家院,感受不一样的简朴,会有返璞归真的意境,袁冬初就是让卓静兰做了这样一番体会。
眼看卓家二小姐马上就要掉坑,袁冬初很良心的给她浇了盆凉水,把野趣之外的百姓疾苦普及给她听,再交代了交通的险恶状况,才把卓静兰的星星眼说正常了。
不过,大起大落之间,很多事情在卓静兰心里,留下了她以前没有感触。
接下来,袁冬初把话题带到贯通南北的大河,说起大河给各地带来的繁荣。
在卓静兰的印象里,大河带来的繁荣,最直接的体现便是鸿江船厂的兴隆。如今再提起此事,便多了诚运投递和代购事务给大家带来的便利。
她从卓远图口中听到,若没有大河上往来船只,没有繁荣的河运,信局会很难做,更不可能盈利。
这个前人没想到的经营思路,让诚运投递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不但信局做的轰轰烈烈,更是多了代购业务。
便是通州大族世家的贵女们在一起,很多时候都会把话题落在各地的绢花、饰品,以及南北各地的水粉、香脂上。
这些她们过去只能偶然得到的物品,有了诚运代购之后,虽不能说手到拈来,但也不费什么功夫。
大家聚一起,有时也会相互分享,自家府邸买了什么食材,添置了哪个名镇的瓷器和摆设。
说起这个,卓静兰言语间多了一些钦佩:“若说诚运最好的生意,当属代购。如今,稍稍体面些的人家,每家都有一两册诚运的代购名录,为了选择物品时更方便。”
这事儿袁冬初知道。
代购做的时间不算长,但很多府邸需要什么,已经不是拿样品去诚运投递委托购买,而是誊抄了诚运投递的代购名录,放在自家,随时可以在上面挑选自己中意的。
随着诚运投递的代购物品增加,各家誊抄的名录也会随时更新,及时跟进诚运的新商品信息。
不单单通州,各地分号都有这种情况。而且,代购商品的更新,都是各分号主动给予老客户的信息。
袁冬初当然不好大咧咧承认,这是她之前便预料到的,只能谦虚道:“咱们写筹建文书时,已经把各种情况预料到最好。没想到真正做起来,竟会如此顺利。”
“是啊,”卓静兰感叹道,“父亲经常感叹,他掌管船厂好多年,接触到的事情不可谓不多。但如冬初经营投递行和代购的顺利,却是前所未见。”
秀春和小翠笑眯眯听着,与有荣誉。
袁冬初继续谦虚:“看来我们的运气是真好。”
“唉,”卓静兰忽的叹了口气,语气间略有些担忧,“生意做的太好,就会有人动心思,想来分一杯羹。”
“有人也要开投递行吗?”秀春和小翠齐齐诧异,同时看向袁冬初。
看到秀春两人的表情,卓静兰同样诧异,问袁冬初道:“你也想到这事儿了?听说,通州有大家族和几个富豪,这段时间派人在多地询查,似乎想介入这一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