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得到怎样的抚恤。
尤其是民夫青壮,是刘弘必须要着重赏赐的。
盖因为汉室律法当中,对于‘阵亡军人’和‘参战的阵亡百姓’的抚恤待遇,差的有点大。
战士阵亡,可以得到抚恤,由国家承担后世,以及后世子孙的赡养、老者的生活等。
而百姓自发参与战争,并以此牺牲,却只能得到一点点微不足道的金钱抚恤。
——就连‘英烈之家’的荣誉称号,都无法得到。
对于刘弘而言,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忍受的。
军人阵亡,抚恤、补偿、优待,都是应有之理;但自发参战的百姓牺牲了,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待遇。
这关乎汉室的尚武之风,以及原始的爱国教育建设。
思虑良久,刘弘终是站起身,踱步到柴武面前。
“阵亡英烈,除法令所制之抚恤外,另当重抚。”
沉痛的说出自己的打算,刘弘便惆怅的望向殿门外。
“阵亡将士之后,朕欲亲养于上林苑,已彰朕缅敬之意,车骑将军以为如何?”
柴武自是躬身一拜“陛下圣谕,臣唯顿首顿首,昧死百拜而已···”
刘弘却似是听不见柴武所言般,继续说道“及随故安侯登墙,以保荥阳不失之忠臣义士,皆当重赏。”
“未亡者,依其愿纳入强弩都尉,赐爵一级;伤、残者抚以钱粮布帛,伤者加爵二级,残者三级。”“战亡之民,其家免税赋十岁,子孙后嗣遴择入军,一应制遇,比山东复···”
“淮阳尉阵亡之卒,子送长安,于上林苑习经典、操戈矛,待成人,充以为太子亲军···”
随着刘弘将阵亡将士、百姓的抚恤方案尽皆道出,柴武心中的疑惑愈发高涨;待‘太子亲军’从刘弘口中道出,柴武的困惑终于达到顶峰。
——这些事,陛下为何要告诉我?
须得一提的是,虽然‘军不干政’的说法,在此时还没有被明确提出,但汉室的行政运作,却基本遵照这个尚不明确的规定。
县有县令、县尉,郡有郡守、郡尉;令、守皆为主官,负责辖地的内政,而尉则统掌兵士,为令、守之副。
就连食禄,都严格按照正副规定郡守二千石,年俸禄一千四百四十石;郡尉比二千石,年俸禄一千二百石。
县一级相对复杂一些——大县县令秩千石,小县六百。
但无论县令秩禄几何,县尉都永远比县令低一级。
地方如此,朝堂自也是分工明确——太尉掌兵事,位略逊丞相;虽与丞相一样食禄万石,但对于朝政,太尉大多时候都会避嫌。
同样的道理柴武身为车骑将军,统掌北墙战事,掌握如此大的兵权,就意味着柴武已经进入‘为了免受猜忌,在内政之事上沉默’的范畴。
而阵亡将士抚恤之事,便是妥妥的‘内政’——哪怕不是,也没有哪个位高权重,手掌数十万兵马的将军,敢在这种‘可能会得到名望’的事情上插手。
可刘弘却依旧将此事,毫无掩饰的在柴武面前说出,这就让柴武有些慌乱了。
“莫非吾兵权太甚,遭陛下猜疑?”
想到这个可能性,柴武便慌忙一低头,正欲辩解,就闻一声淡然的命令声传来。
“此间之事,俱由棘蒲侯主之。”
!!!
听到这里,柴武心中惶恐猛然爆棚!
陛下果然是不放心我!
若是在后世的漫画中,此时柴武的头顶,必然会出现一个‘危!!!’的方外音。
但刘弘随后的解读,将柴武心中的慌乱逐渐平息。
“大将军今仍于荥阳,以安大军战后之事;然时至冬十一月,关中男操演冬训之事,已不可再延后。”
说着,刘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