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6章 馆陶阏氏(3 / 4)

地,几近万里!

再加上长城的存在,就足以保证长沙国之于南越那样的‘战略缓冲’,根本没有多大的存在意义。

更何况韩王一门,本就是因为汉初在汉匈边界为王,才落得今日寄人篱下,受人欺辱的悲惨下场···

在韩婴暗自思虑着,权衡起回归汉室一事的得失时,韩颓当也同样在思考这件事。

韩颓当没说清楚地,何止是韩王一脉‘叛汉降胡’的黑历史?

长沙王一脉以‘汉室唯一一家异姓诸侯’的身份得存至今,又何止是单纯因为‘缓冲之地’的战略必要?

若是换了其他任何一家异姓诸侯,如韩信、英布之类的,那别说了做长沙王了——哪怕是取代赵佗,做了南方百越之地的诸侯王,也依旧会被汉室所戒备!

就如同现在的汉室,对南越王赵佗严防死守一样。

说到底,还是长沙王吴芮一脉,从得封为异姓诸侯之日起,都认清了自己的角色而已。

从第一代长沙王吴芮,到如今的二世长沙王吴臣,吴氏一脉是保证每年请求入长安觐见一次,且每次都以跪拜之礼,拜见刘汉天子的异类!

哪怕自孝惠皇帝年间,长沙王一脉每年一次的朝见,就被吕后以‘诸侯王三年一朝长安’给婉拒,但长沙王一脉依旧保持着每年一次请求朝长安——即便每次都被拒绝。

光是这一份恭敬,就足以让刘汉政权,对远居版图最北的长沙王吴氏一脉放下大半戒备。

除了这种姿态,吴氏一脉在实际意义上,也是非常‘规矩’。

军队那是能有多弱就有多弱,兵卒那是能缩减到多少就缩减到多少。

要不是岭南还有赵佗虎视眈眈,只怕长沙国早就在高皇帝年间,就做到‘除衙役外无一兵一卒’的局面!

再加上长沙的地理位置,比当初英布的封地淮南还要靠近汉室边地,对长安、关中,乃至于对关东,都很难造成什么威胁。

这才使得长沙王一脉,在汉室明确表明‘不允许异姓诸侯存在’的当下,依旧坦然的以吴姓,端坐于长沙王之位。

除此之外,吴氏一族在长沙地区的存在,也同样有着一些不太广为人知的政治考量。

——相传长沙王吴芮,乃吴王夫差十一世孙、吴国始祖泰伯的第三十三世孙!

这样一个算不上对高贵,却十分有针对性的身份背景,无论是对于安定长沙地区,那些自诩为‘夫差后人’的百姓民心的安定,亦或是对岭南大地,那些自诩为‘勾践后人’的百越人民拉起仇恨,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结合这此间种种,才是吴氏一脉侥幸的存,在长沙地异姓而王的内在原因。

在经过开国初对异姓诸侯王的‘赶尽杀绝’之后,汉室只会允许长沙王吴氏一脉,以异姓诸侯王的身份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就连毫无造反举动的梁王彭越、从未有过造反之心的赵王张敖,都没能留住自己的王位,就更别提曾经背主判汉、投靠死敌匈奴,导致高皇帝刘邦身陷白登之围的韩王信,及其所留下的后代、部众了。

说实话,对于汉室能保证两个彻侯之位,韩颓当已经觉得非常匪夷所思了!

毕竟对于如今的汉室而言,无论是韩王韩婴,还是韩颓当自己,以及如今元气大伤、苟延残喘的韩王部,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

充其量,也就是一点点养马畜牧的技术,以及些许‘千金市马骨’的原因罢了。

甚至于韩颓当心中,已经有了‘得到侯爵之位后,做出一些能配得上爵位,以得到汉室君臣尊重’的打算。

韩颓当正思虑着,就听韩婴无奈中略有些苦涩的话语声传来。

“即如此,还请叔父转告王太后若陛下允诺吾韩王部众于汉地可有活路,吾叔侄二人,于汉地不至沦落于丧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