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一愣“让我教刘景升如何辨别书证笔迹真伪?什么意思?”
李素“我这儿有不少张鲁、刘焉的书信,其中一些是事关逆案的,还有一些纯粹只是家常,没有什么证据意义。
但是,到时候宗正查明案情时,定然要辨别书证笔迹真伪。泰山可在宗正不知如何辨别时教他先把张鲁那些家常书信的内容,用他人笔迹抄写几份,然后把这几份一起给张卫看。
让张卫认出哪些才是张鲁的亲笔,或是刘焉的亲笔,并许诺张卫如果能认出来,就饶他一死,或者让他死个痛快不必车裂弃市——张卫在我军攻破阳平关时就已经被俘,后来与外界隔绝,他至今还不知道其兄有没有死,只能推测我送他进京肯定是张鲁已被大致平定。”
这番“刑侦对照质证”的思路,李素后世在公安大学教书,当然是信手拈来,别看他教的是谈判专家课程,在同一所大学里耳濡目染,刑侦常识他基本都懂。
但蔡邕听了,惊叹于准女婿的破案思维缜密之余,更微微有些不好的预感。
他挥手让女儿也先退下,然后才问李素“那些信……能给我看一下么?”
李素本来就要求他,当然给看了。
这世上,如今临摹字迹模仿得最像的,第一是钟繇,第二就是蔡邕了——蔡邕的书法其实比钟繇更好,但正因为他字好,不需要去模仿别人,所以模仿技艺略逊一筹,完全是仗着书法基本功深厚。
而钟繇模仿得好,是因为他已经临摹蔡邕的体临摹了十几年了。
蔡邕接过李素那些信之后,稍微快速翻阅,很快就有些冷汗下来了“贤婿……恕我直言,这些逆信,看内容着实像是真的,但是……它们的字迹,跟那些写家常内容的书信,本来就似是而非!”
李素笑了,把声音压到最低“那就烦劳泰山抄写一遍,可保蔡氏一门,永世富贵,天下得以更快太平,百姓也会感激您的。”
去找钟繇造假,固然手艺更好,但钟繇跟李素的交情还没到这个程度,李素得担心钟繇是否出卖他。
——
ps想了想……今天前两章铺垫内容太多,背景解说太多,那就再加一更。
在上次说的加更条件之外,我思之再三,还是再加一条,以后凡是遇到下列情况的,也有可能当天无偿多加一更
首先,遇到支线剧情、主角连续两天不能出场的。为了尽快过掉这些剧情,那种日子常规状态下就加到三更。
其次,遇到大段没有主角表现机会的战争打斗戏份、战斗场景超过两章的,当天自动加一更。
最后,就是今天这种,有大量时代背景、种田资料不得不铺垫的,也加一更。
就这样。咱不亏待每天追更的读者。确保每天总要推进主线、推进主角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