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刘备的乱命,法正、鲁肃很是无奈,但也只好先领命。
法正知道刘备只是在气头上,领命之后还不忘跟李素悄悄透底“右将军勿忧,我会劝住大王不要冒进的。而且此番大王也确该亲自救援,以将其忠义昭示天下。”
法正不愧是个史书著称的功利主义者,年仅十八岁就把刘备的真心忠义想得那么“别有用心”,居然还认为是“刘备为了演给天下人看,让天下人对他的被封王彻底心服口服才坚持这么作秀”。
李素闻言苦笑,这个误解也不重要了,他懒得纠正法正。不过他相信法正也是懂行的,虽然年轻,不至于犯大错。如果稍微牺牲一些屯田兵就能知难而退还把感天动地的忠义之名立起来,彻底团结凝聚内部人心,倒也可以接受。
毕竟,这一世的刘备太顺利了。只在讨黄巾的时候打过一些几百人规模的小坎坷小败仗,跟李素搭档之后连买官带立功,半年一级一年一级升得太快了。容易飘,敲打敲打也是没办法的。毕竟前世他可是五十岁前都挺坎坷的。
李素最终只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索了一下周边的环境,意识到此次北伐的地理形势,倒是与历史上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出褒斜道相似——当然,也只是纯粹地理的相似,天时与人和是完全不同的(季节倒是差不多,都是七八月秋季出兵)
所以李素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交待了法正一句“孝直,有你参赞军机我还是放心的,但你毕竟年轻、初临如此大战。此番出武功水后,务必于五丈原分兵屯驻设置本阵,确保褒斜道口不会被敌军包抄,如此我军就算不利还有退路,另外,要尽快砍伐树木,在武功水上置办木筏以便随时渡河接应。
另外,大王这点人马,不是去打仗为主的,关键是虚张声势吓住李傕郭汜,吓不住也没办法。所以东进救驾的部队,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北渡渭水,以免暴露在西凉铁骑冲击之下,一定要沿着渭南的狭窄河谷、背靠秦岭徐徐而进,如此纵然不利,也好退却回五丈原。”
法正想了想“放心,我在郿县居住十余年,对武功水、五丈原,乃至武功、美阳,地理了然于心。我本意也是如此进兵。”
李素这才微微松了口气。
等刘备带着徐晃法正等人走后,李素又立刻跟负责软禁他的鲁肃交底
“子敬,你不会真想软禁我吧?为今之计,我看你还是代替孝直,去散关防守为好。南郑这边,交给我吧——汉中如今只有五千屯田兵。武库里虽然还有武器,但只能临时征发农夫了,野战是一触即溃的。
万一褒斜道这边战败,我会等主公后撤回来后,烧绝栈道。到时候,叛军若是因为小胜一场,觉得我们益州军软弱可欺,必然会走陈仓道攻打散关。散关若无人小心把守,恐怕阳平关外数年经营都要毁于一旦了。”
鲁肃很是为难,反复想了很久,叹道“兄言是也,回来之后主公若是问起,我就说确是担心散关那边有紧急军情。大王若是怪罪,咱一起承担,我知道大王不是委过于人之辈。”
刘备刚走,鲁肃的称谓就又改回了“主公”,毕竟刘备还没正式登坛祭祀称王嘛,有些称呼也只能是情急之时喊喊。
而鲁肃敢放松对李素的监控,也是知道刘备礼贤下士的脾气、
刘备虽然做不到历史上曹操征乌桓回来后那次“我虽然侥幸赢了,但劝我别去的人确实是老成谋国之言,阻止我的人我也要赏”的程度。但刘备也绝对不是袁绍对田丰那种刚愎自用之辈,鲁肃这才敢稍微放宽对李素的控制。
……
话分两头,李素和鲁肃在后方提前预案做善后的同时,刘备花了仅仅三天半的时间,就急行军出了褒斜道,速度几乎跟两个月前“听说皇帝要禅位给董卓”时,去偷袭郿坞的那支部队一样快。这些屯田兵里,还有一千多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