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章 14岁王勃和14岁小陈(第一更)(2 / 2)

赌气说“老子一抬手就摸得到天,看白云青山跟袅袅的烟”,发豪言壮语要把对方比下去,只是轻飘飘一句

你行你上!

就以四两拨千斤将刘昭阳的杀招化解于无形!

高手过招,刀光剑影全隐藏在风平浪静之下呀!

只有那边易丝儿显然没搞懂“陆海潘江”是个啥,跟她的智囊团交头接耳地请教,听完之后似懂非懂,她还以为“潘江”是秦淮河的哪条支流呢!

三楼上的王昌龄再次为李季兰绝倒,连向来古井无波的王维老师这次都不禁莞尔——

他也有神童之名,从小没少经历过王勃那种被别人要求“露一手”的状况,烦不胜烦!

何尝不想张狂地回敬对方一句

行行行!你牛b!笔给你!全让你写!行了吧!

“‘李莫愁’这女娃儿呀,完全被十一郎带坏了!”王昌龄拍着陈成的肩膀笑道“如此戏谑诙谐之语,十足的陈十一郎的况味!”

“夫子谬赞了!谬赞了!我那都是瞎写,瞎编的。”小陈大感惭愧,也不知道“陈十一郎的况味”是个什么味“就算偶有几篇好的,那也是照着王大叔、王夫子、孟夫子的大作模仿的……”

面对刘昭阳的挑衅,小陈觉得自己恐怕并不能想出与季兰姐姐这句一样好的回复。

更不要说,同样是14岁,王勃已经能写出《滕王阁序》这种光耀千秋的雄篇,而14岁的小陈,只能拾人牙慧,亦步亦趋……(实际上现在观点,一般认为王勃作此文时大约是二十七八岁这样。)

当然啰,王勃是不世出的天才,莫说小陈,王勃、王昌龄,据传都是东晋王羲之之后,还是本家,王大叔在相同年纪,也是默默无闻,田间地头啊!

不妨碍他现在的名篇数量已经多过他的宗亲王勃很多啦!

好好学习,坚持锻炼,保证身体健康,吃嘛嘛香,迟早有一天可以赶上、甚至超越的嘛!

但是王大叔显然把此时的陈成就当成是王勃那种级别的神童了,笑道“十一郎莫要谦虚嘛!我第一次看你的诗,就觉得灵性逼人,气韵通畅!说一句‘诗灵通’,并不为过!”

陈成“……”

我怎么感觉,泰国好像有个公主,就叫一个差不多的名……

王昌龄看着14岁的陈成,16岁的李季兰,差不多岁数的刘昭阳——青春烂漫,活泼喜人,难免心生“江山代有才人出”之感。

就算这两位姑娘可能只算是“诗坛”的“票友”,可稍加培训,未尝不能做个“女骚人”,也学着写出几首有自己风格的诗来呢!

那时就不用总是唱别人的诗,而做一个“原创唱作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