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打通关后,又打通关!(2 / 4)

不想与对方在这上面浪费精力,陈成微笑“那你想怎样呢?”

董新觉指着始安七少以及其他被邀请来激战陈成的众才子“孰优孰劣应由大家一起来评判!”

陈成放声大笑“你让他们来评价,怕不是跟我开玩笑吧?”

二三四五六七——

看他们的样子,个个都想把陈成生吞活剥了!

江兴发几个,还都欠着自己三千九百六十八丈呢!

让他们评价,你说结果是什么?

“参比的不算,就让街坊乡亲来评!”董新觉又道。

陈成心想你们都是一个地方的,就我是外地人,还立了“打遍桂州”的fg,他们能支持我么?

可如果不让任何的听众观众发表意见,对方肯定也会说自己跋扈专断,评就评好了!

如果在他们看来,画家沈周先生难得有一首代表诗作,却不如大唐偏远地区某位“诗之力五段”还是“六段”少年的作品,那丢面子的可不是输了评比的陈成我我啊!

“各位师长、街坊、乡亲,你们看来,我们二人的诗,谁的更佳啊?”董新觉也把自己的诗端端正正地写了出来,和陈成的诗一起供众人比较。

“我觉得,他的好!”

“我也觉得,他的好!”

“这个问题呢,值得好好思量思量。”渔民大叔托着下巴左看看右看看,搞得好像他能认得字似的,最后往陈成身上一指“还是他的比较好!”

董新觉大怒!

结果出人意料!

或者说,只是出乎了他自己的预料!

观众们大多数认为陈成的诗更佳!

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压根大字不识的“土老帽”“大老粗”们,更是一边倒地支持陈成!

差点没把董新觉气得吐血!

这小子怕不是贿赂你们每个人十文钱了吧?

竟然帮出言不逊的外地人?

陈成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获得始安县父老乡亲的如此青睐,受宠若惊,向众乡亲连连拱手说“承蒙厚爱”。

看着陈成和他们“宾主融洽”的样子,董新觉满满不是滋味,想不通自己为何如此惨败!

事实上,真正有眼界的,都知道陈成的诗品格更佳,无法昧着良心说话;

实力一般,只是粗通识文断句的,也知道陈成一个人能抵挡这么多人,他的诗力理应在众人之上,选择站在事实这边还是老乡那边——五五开;

看热闹、不识字也不懂诗的,其实是大多数,可他们都选择站陈成——

为什么?

无论是“风流三士”还是前面那什么“东学西读”,他们口中讲的那些东西,什么“风情”,什么“格调”,什么“境界”,大家伙儿完全听不懂哇!

而且平日里,底层民众就觉得这些读书人成天“掉书袋”,“拽文”,“之乎者也”,自视清高,实则是脱离于这些做体力活的。

这种隔阂,可不是现在说一句“始安人就要帮始安人”,“攘外必先安内”能解决的。

反观陈成,虽然是个外地人,在始安读书人、诗人的口中,是个飞扬跋扈的可恶之人,但事实上大家都看到,这个娃儿面对庄稼人、渔人、小商小贩,没有一个不是客客气气,笑脸相迎的!

最关键的,他说的是人话!

而不是始安这帮眼高于顶的小年轻满口的“子曰”“诗云”啊!

说实话,到现在,姓董的这小子“栀子花诗”里这句“六出英英雪”到底啥意思,我们都闹不清呢!

“雪”倒还马马虎虎知道是什么,在始安,十年都下不了一次雪,没见过下雪的人还真挺多……

“看不懂?看不懂就别来评价我的诗啊!你们看不懂那是因为无知!”面对颠倒黑白、是非不分、不懂装懂的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