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苗期大笑三声,笑得陈成心里毛毛的。
难道不是吗?
“大错特错!”苗期喝道“宜州往东,难道不是黔中道吗?!”
陈成“……”
广西上面是贵州,广西西北边陲宜州与贵州西南“犬牙交错”,说得的确没错。
黔中道过了呢?
剑南道!
看到“剑南春”就可以想到,剑南道与四川重合不小的地方,本身也就是取“剑门关以南”的意思,开元年间还设立“剑南节度使”,掌管四川省大部乃至云南的部分区域。(此时的剑南节度使为乐山大佛的捐资者、杨国忠的提携者章仇兼琼。)
“至于你所说‘南诏’,应该是蒙舍诏吧?”苗期侃侃而谈“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皆在南诏之北,为大唐藩属!远在苍山洱海之间,如何到得?即便不提蒙舍诏之大厘城(太和城,大理),宜州到另五诏,也是天遥地远!恕我实在愚钝,不懂阁下‘出了宜州便出国’的论断从何而来!”
陈成“……”
苗期有理有据,直把陈成说得哑口无言!
心中复刻中国地图——貌似是这样不假!
但自己是如何得出这种结论的呢?
基于几个错误的观念。
首先,在陈成看来,南诏国就是后来的大理国,出了六脉神剑和一阳指的大理段氏,再往后,就是沐英平定的云南。
广西过了是云南,而宜州(河池)在广西边陲,我说过了宜州是南诏,有毛病?
用苗期的话,毛病太大了!
首先,陈成心中的南诏概念,与其他人的概念就完全不同。
陈成心中,南诏就是一个比云南还大、拥有部分四川、越南的强大国家(最强时有约75万平方公里,反观云南只有39万平方公里。)
可是在开元年间的人看来,南诏就是六诏之一而已。
三年前的开元二十六年,南诏王皮逻阁兼并五诏,请求李隆基合六诏为一。李隆基当即指示其他五诏都是墙头草(附唐也附吐蕃),该打!南诏算正式立国,皮逻阁也被册为云南王。
但这个时候的南诏,肯定不能和后来不断吞并扩张、与大唐大打三仗的那个南诏相比。
陈成拿最大的那个“南诏”,来类比云南,甚至刚刚统一的这个“南诏”,自然会令人啼笑皆非。
当然,如果拿南诏最大疆域来说,宜州往西南走一段到西林(属百色),那隔壁就是南诏了。
那些羁縻州县,现在名义上都是大唐天子罩着的,陈成一句话,慷慨地把他们全送给了南诏,可以说非常政治不正确了。
但问题是。古代中国和现在不一样,帝国是没有边界的,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边境线都是动态的,强盛的时候,边境线可以推的很远,等到国家衰落了,那些边境地区一定是立马就被放弃。
在陈成的心里,别说南诏了,就是现在宜州,也不过是“名义上的大唐土地”罢了,李隆基有能耐,你把这里都换上正儿八经科举考试考上来的官啊?何必要让王维老师他们千里迢迢跑到桂州来走“南选”的形式呢!
选来选去,宜州这一块,绝对还是莫炎他们家的亲戚。
始安七少眨巴眼睛,看着陈成眼中不断闪烁,不知道他在组织什么反驳的话。
不过,陈成想了半天,还是诚实地对苗期道“兄台说得对。”
自己是陈朝后裔,了解故都,又在南京实习生活过,比苗期这个岭南人更了解金陵,非常正常;
苗期是岭南人,距离云贵高原很近,更了解这边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也很合理。
小陈我知错能改,不会为了自己这种明显的错误而故意诡辩。
只是苗期这一提醒,把陈成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