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靠普通老百姓交的税养活的衮衮诸公,儒家大师,瞎指挥害死士兵,联盟大金打辽国啊,喝兵血啊,抢农民的闺女啊,蛮夷来了一看蛮夷不需要他们,立刻鼓动贫民造反,然后蛮夷一看这些人还有用啊,给他们封了官……他们投降了,才是罪无可恕!
而历史上,老百姓投降基本上不多,反而是这些读书人,必须万分警惕啊。
国家兴亡,匹夫无责,我个人认为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既然你收了老百姓的税,要老百姓的子弟扛枪当兵保卫你的政权,你就要为老百姓谋福利谋发展。只有这样,你这个政权要灭亡了,老百姓才会站出来保卫你,因为保卫你就等同于保卫他们自己。否则,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无责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
华夷之辨当然不同于近现代的民族主义,不过如果要用民族主义这个词的话,可以将其称之为文化民族主义,或者说基于文化认同的民族主义。区分华夏和蛮夷的,不是血统、地缘,而是礼仪文化。有的人理解不了春秋里面的“夷”“夏”,就是把思路局限在血统和地缘上了。
对待异族,
孔子固然不认同,但他想的不是消灭征服奴役,而是教化,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用夏变夷就是这样的意思。
这种基于文化认同的华夷之辨,好处是包容、开放,传播能力强,这也是华夏文明能有这么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但是这种认同方式也是比较容易流于表面,被利用被忽悠,强盛时期某些小国朝贡骗点钱也就罢了,还容易养虎为患,而到了异族入主中原的时候,只要祭拜孔圣,开科取士,就足以获得很多士人的认同,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最不济也能给这些人一个遮羞布。
很多人喜欢说异族政权总是被汉族同化,这固然不是纯粹无中生有的意淫,但依然带着一股阿q的味道。同样,儒家门生可以对自己说,我是去用夏变夷的,换成现在的话就是,我是去同化他们的。
与其说这个理论有漏洞,不如说孔孟提华夷之辨,本来就不是为了民族认同,而是为了强调礼仪文化。就像父母对孩子说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去当乞丐,不是在灌输贫富有别阶级意识,而是为了激励学习。
这恐怕也和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都未免有点夸张,大概他们也没想到华夏文明会落到那样的地步吧。
内圣外王的意思不用多解释,道统治统,前面有答案也提到了,后者是一家一姓之天下,而前者是儒家的传承。
内圣外王,当然应该是先内圣后外王,而道统与治统,也应该是前者决定后者。这里的认同标准其实与华夷之辨类似,都是基于文化、道德而非血统、家世,应该说在古代是比较先进的。
但是这毕竟只是理想。
儒家大力美化、推崇尧舜三代,并认为它们是道统兼治统的时代,而三代以下,道统一直是与治统相分离的。
但是事实上儒家从来没有真正的决定过治统的归属。同样,儒家的圣人没有跑去当皇帝不要紧,问题是他们也从未拥有过足够的力量去施行王道。反而是道统经常向治统屈服,内圣为“外王”所不容。
但是,有漏洞和不正确是两码事,辩不过也不能证明是错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这种较量本身就是极为不公平的。
而功利的思想,其实也早就占据了统治者的脑海里。
“黄金屋、颜如玉、万钟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真是什么人都不愁从中找到依据啊。
如果将孔子学说限定在十三经以及由十三经衍生出来的各路注疏解说,从而确定儒家思想的范围,想必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