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连下三城(3 / 4)

军中明文规定的杀敌获得战功以及可以得到的奖励,都是一清二楚的。

对于这些士卒来说,他们是非常渴望打仗的。

毕竟只有打仗了,才有战功。

但这点渴望还不够,吕煜还想要这些战士们更多的热情。

那么问题来了,古代在没有音响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将军给几万人训话能够被听清楚呢?

自古就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语,也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急切归来的心情。沙场是一个可以为将士们带来无限荣耀和机会的场所,同时也是随时都有可能命丧他人之手的是非之地,所谓一将成万骨哭是现实又残酷的。

按照之前的故事,出征前都会动员全体士兵们在城楼下开一场大会,按照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宣传一下团队口号,坚定一下作战目标,同时进行自我激励打气。

为了保证将军们在训话时可以让几万人的队伍都可以清晰听得到,吕煜直接来了一个明确规定。

首先,曲尉们在各个军营上都提前贴好一些奖励标准,越是奋勇杀敌的将士越有可能得到丰厚的奖赏。

这样大家都可以明确的看到奖赏体制,便更加容易投入到作战中,从而提高士气。还会有专门的人将话传给各级军官,然后由他们带话给手底下的士兵们,口头上的承诺更具诱惑力,大家当然会更加拼命。

当然,也少不了将军在前面训话的情况,一般来说,第一排的将士们会和很自觉地把将军的话给大声喊出来。一个人的声音也许很小,但是一群人的声音就会很大,一传十十传百。

这样一来,后面将士们都会听到了。俗话讲人多力量大,大家聚集在一起更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所以训话的意义就体现在此了。

不过,除了训话之外,出师祭祀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个时代的人,毕竟是有些封建迷信的。

封建迷信自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在打仗的时候,这些迷信的东西,却是能够给人以力量,底气。

为此,吕煜也是特意花了一个上午,在全军将士们面前,来了一个出征祭祀。

主要是祭天、祭地、和祭军神。

出征前祭天叫类祭,在郊外以柴燔燎牲、币等,把即将征伐之事报告上帝,表示恭行天罚,以上帝的名义去惩罚敌人。

古代干支纪日有刚日、柔日之分,甲、丙、戊、庚、为刚日,刚日属阳,外事须用刚日。

类祭即在刚日举行,但具体的日子则要通过占卜择定。

出征前祭地叫宜社。社是土地神。征伐敌人是为了保卫国土,所以叫“宜”。

祭社仍以在坎中瘗埋玉币牲犊为礼。

祭军神、军旗称为“福祭”。军神,一说是轩辕黄帝,一说是蚩尤。

祭祀时要杀牲,以牲血涂军旗、战鼓,叫做衅旗鼓。

军中大旗叫“牙旗”,古有“牙旗者将军之精,一军之形候”的说法。

视祭后代也称为“杩牙”,就是祭牙旗。

重重仪式繁琐之际,但却能够告知场下的士卒,他们接下来打的一仗是正义之战。

而且得到上苍的庇佑,因此士气都提了一个档次。

见识到这些效果,吕煜心中也是微微感慨。

也难怪古代需要这些繁琐的仪式,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如此有市场。

聪明的人有之,但是人人都愿意相信。

存在便有他存在的道理。

神鬼之事,利于统治,能够操控人心,譬如现在这个时候,能够提升士气。

所以

这种神鬼封建迷信,便是对统治者有用的,那他便就有用了。

“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