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国光也不知道邓锡侯是不是故意的。
上万篇的稿件啊。
别说昨夜没睡觉,就是睡了觉他也觉得脑子嗡嗡的。
眼看着王总编带着十几个编辑一起上,都在审稿子。
川军四个将领仿佛事不关己一样。
在旁边摆着桌子喝着茶抽烟。
还嫌弃大公报茶叶在夏天没有妥善保存,指使秦国梁,陈敬方去拿点66军军官帮周小山珍藏的茶叶来款待这些教授。
见鬼了,贺国光气都不打一出来。
“邓主任,我说你们就这么干事?这不给大公报添乱吗?你看看,这么多评论律法的文章,十几个编辑审稿都不忙不过来,这不得忙上三五天?”
“所以啊,贺主任,我觉得你来早了,这事三五天他干不完?我们得等着编辑把好的稿子跳出来,然后再斟酌。”
又中了疑兵之计?
邓锡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还是他们在拖延时间迷惑之计。
他哪里知道,邓锡侯,潘文华看似平淡无波的脸上,是掩饰内心的震惊。
周小山那个混账搞的什么名堂。
一夜之间,怎么弄出这么多稿件?
用麻袋装,卡车上学生背下来整整十麻袋。
看着都眼晕,还别说审稿子。
这不是在坑人吗?
为了糊弄贺国光,一群编辑围着他玩?
“邓主任,你掌掌眼,看我的稿件对不对?”
卓敏之递过来一篇稿子,邓锡侯还没拿到,贺国光就一把抢过去了。
都没看到一半。
贺国光送了一口气,卓敏之总结了自秦朝商鞅变法以来,各朝代的法律制度,变法得失。
虽然水平很高,对历朝历代的法律总结也很到位,但是没有切中时事。
加上满纸之乎者也,看着就让人头疼。
如果所有的稿件就是这个水平,他大可以放心。
看着邓锡侯索要,他又把稿子递给邓锡侯。
邓锡侯看了不到半段。
再看着卓敏之和高风翔奇怪的表情。
差点一口茶水喷出来。
“邓主任,这里有篇好的,是戴修瓒先生的学生,黄复写的《战事后方律法支援》,很有水平!”
“对了,戴修瓒先生今天怎么没来?”
“还不是教育部欠学校经费,他昨夜动身,去重庆讨要教授工资去了!”
贺国光听说戴修瓒去讨要老师工资,悬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川军这几个军阀头子,除了会带兵,会打仗,会收刮民脂民膏,会娶小老婆,还会干什么啊?
没有专家指点,无法切中时政要害。
对党国就构不成威胁。
教育部这次拖欠国立大学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居然还帮上忙了。
想想都有些荒诞。
等邓锡侯看完高风翔推荐的稿子,他一脸笑容的接过来。
“高教授推荐,一定是好文章,如果真的言之有物,针砭时事,我可以推荐给委座看!”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比起刚才看的几篇教授写的文章。
贺国光一下子被手里的文章惊到了。
通篇围绕抗战时期的后方征粮立法,言之有物,切实可行。
“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应该发往侍从室,让委座审阅以后,在决定是否刊载!”
说完的贺国光,就把文稿折起,放到自己文件包里。
“老贺,你这就没意思了!我和国梁还没看呢?你付稿费?”
“稿费的事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