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走远了,梁兴愤愤的看着湖边的方向道“他娘的!这个仇,我一定要报了!”
李宗嗣道“咱们的仇多了,一个一个来,不着急。今天若不是拿着刘寨主压人,这个事儿没这么简单解决了。”
到了晚上,点燃了篝火,简易的窝棚已经造好了。就是一个三角形架子,捆上茅草罢了。只能挡风,下雨就完蛋。
篝火上,架着皮锅。里面煮的粗米糊糊和野菜,不时有些野兔子肉块翻滚起来。
只有一个皮锅,吃饭还得轮着来。
此时大家的气氛很不好,白天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李宗嗣知道,士气可鼓不可泄。
“咱们今天挨了欺负,这个仇咱们记得,现在不能报仇,不代表以后不能报仇。咱们山外面有支援,他们水匪有什么!”
“过几日,粮食便来了。咱们有了粮食,就去招募流民,要多少人有多少人。等咱们有了成百上千的兄弟,区区几个水匪,咱们围死他们。”
这时候大家才想起来,咱们是有金主的人啊。气氛一松,大家便开始吃的香甜起来。李宗嗣暗暗琢磨,以后粮食、银两要少要,兵器要多要,这帮家伙太容易安逸了,这可不行,要是拿不动刀了,还是山寨吗?难道要跟刘俊一样躲了山上种地?
李宗嗣是悔恨的,他想,如果不是自己给家里存了太多的银子。大嫂也不会开始学习打扮,也不会被县尉折辱。让允安没了母亲,若是李宗岩只是被抓走当兵,李宗嗣肯定会想办法用钱解决,可是家里死了人,这个就是李宗嗣不能容忍的了。
许知远是豪强不假,县令见了他也得礼让三分。可是让许知远帮着告官,那是不可能的。许知远再豪横也是民,他不可能直接触犯官员的利益,官员的反扑,是许知远不能承受的,所以李宗嗣才想到了用刀子解决。
可是现在安全了吗?没有,只要官府一道诏令,说他李宗嗣的脑袋值个一千两银子,摘了他头,过往不究。他李宗嗣就得睁着眼睛睡觉,只要他一懈怠,就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所以现在李宗嗣只信任他大哥李宗岩,大侄子李允平,还有去年相识的梁兴、周文广这些跟官府有死仇的。其他的,就是同乡他也不信任。
再者,官府围剿的兵力不要多,只要百人。他也扛不住,只要人家把路口一堵住了,他手下这些人不说投降,翻山越岭,投奔刘俊他们这些种地的山寨是肯定的。
李宗嗣总算明白宋江为啥天天想诏安了,他得有这个态度啊。你们想投奔官府的,别偷偷摸摸杀我,咱们是一路的。
不想投奔官府的,也被偷偷摸摸杀我。你看咱们现在不是在反抗么?人家朝廷也没有收留我啊。
所以守夜的时候,他跟梁兴、周文广、李允平轮着来,第二天,所有人继续基地建设,只要有活儿干,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干活,大家就没心思想别的。
至于粮食,敞开了肚皮吃,吃稠的。若是连饭都吃不饱,人心溃散的更厉害。这些人平日里在家也是吃不饱饭的,跟着李宗嗣虽说苦了一点儿,但是吃饱了肚子,还是很高兴的。
李宗嗣白天还拿着弓箭,带着几个人进山里面去打猎,看看有没有虎狼之类的野兽,顺便打些兔子、獐子。
最让李宗嗣兴奋的是,他在山的背阴处,发现了近百颗红豆杉数,也就是紫衫树,是制作英格兰长弓的重要原料。大部分高达三十多米的大树,李宗嗣拍打着大树,欢喜的都快跳起来了。
不是说这个长弓有多厉害,而是便宜,制作速度快。总体来说,长弓还是单体弓,只要有足够的原料,就能快速装备一大批弓箭手。
当年唐军人人佩戴弓箭,大部分就是单体弓。后来放弃也是因为生产力上去了,有更好的复合弓批量生产。你想想一个单体弓怎么也得一米八到两米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