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从小就认识,多年好友,可现在我为主你为臣,老是叫我字,没有上下尊卑吗?
算了。
许攸现在很重要,还是忍他一忍。
袁绍眼里闪烁过一丝坚韧,点点头道“你们说的对,现在的大事是图谋冀州,夺得一块根基才是重中之重,不能因此而过于在意。元图子远,让你们做的事情做得如何?”
许攸笑道“已有七成把握,冀州已尽在手中。”
“好。”
袁绍大喜过望,对二人说道“我有元图子远何愁大事不成?待我夺了冀州之日,便是尔等功名富贵之时。”
“哈哈哈哈。”
三人同时大笑,对光明的未来充满了展望。
而袁绍就更加开心。
嘴角抑制不住地泛起笑容,眼神里的光彩越来越明亮。
袁家,必要在我手中复兴!
.
.
冀州邺城,刺史府。
王芬脸色发黑,看着这《讨董记》,有些不高兴地对老友荀爽说道“我虽未领兵,却也是一直孜孜不绝供应粮草,怎地郑君就只给我提了一笔?”
荀爽笑着说道“能在上面提一笔就不错了,你只是供应了粮草就名留青史,人家五公可是出生入死,连本人都差点死于战火之中才得了这个名望,你又没上前线打仗,知足吧。”
一旁的辛评说道“《讨董记》一出,五人声望怕是一时无量,以我之见,明公不若此时兴起义兵,也加入讨董之中,构筑威名,建立起一方霸业,方为上上之策。”
“是啊。”
荀谌也说道“明公治理冀州以来,民富州强,富饶于天下,此番国家危难之际,正是明公出兵之时。正如郑公所言,谓之忠臣肝脑涂地,烈士立功之会。若兴兵讨伐,接天子来冀州,辅佐汉室再兴,便可谓人臣之极点已。”
“千里去关中吗?”
王芬苍老的脸上露出一抹憧憬,但片刻后摇摇头“算了,我倒是有这心,却已是无这力。名闻天下的事情,就交由刘备曹操他们这些年轻人来做吧,我还是替天子好好打理这冀州,等待汉室光复之日。”
没办法。
王芬太老了。
早在延熹九年,也就是公元166年,王芬那时候就已经是世人翘楚,闻名天下。
党锢之祸的时候,王芬便名列其中,那个时候他就已经三十多岁。
现在又过了三十多年,他已经六十多岁,年近七十了。
脾气虽然还是跟以前一样暴躁,但一来他的军事能力不怎么样,二来他的身体越发不行,实在没法再去战场颠簸。
关于这一点,华歆就曾经评价过他“性疏而不武,此必无成,而祸将及族。”
可见在领兵打仗这件事上,他确实无能为力。
见到王芬是这样的心态,辛评荀谌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深意。
如今王芬帐下文臣猛将还是非常多。
文有,荀爽荀和荀攸陈逸襄楷周旌辛评荀谌郭图审配耿武闵纯李历刘惠等。
武有,张郃高览麴义等。
其中大半都是颍川派系,毕竟东汉颍川确实产谋士,经常是拉一个,互相介绍,很快就能拉出一串来。
但王芬手下各路文武臣子虽大多出生于颍川,派系却相当错综复杂,不能单纯地用地域来区分,而应该用这些人的志向和意图来划分派别。
比如荀爽荀和陈逸这些人其实不是王芬的手下,并没有在冀州出仕,只是先帝驾崩的时候,他们因为抨击董太后与董卓废立皇帝,被朝廷通缉,因此过来投奔王芬。
另外辛评和荀谌则是被同为应颍川人的族人或者朋友介绍过来,但他们却与介绍他们来的荀爽荀和等人并不是一个想法。
辛评荀谌希望的是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