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施于中谷(一)(2 / 3)

,她出生那日,还无端端的结了一门亲,也该去问一问了。”

“是啊,就是这门亲,要紧的很,原应该是男方主动上门提的,可人家迟迟不动。。”王后说这话时,还叹了口气。

“寒少主不日,怕是会来一趟有虞,若见了面,孤会问一问的。”

“这一个诸侯国、一个诸侯国的抓人,也不知道要抓谁?”

“说是有穷方伯的后代。”

“有穷方伯的后代,不是被寒浞。。不。。国君都斩杀了吗,还有后代幸免于世吗?”

“说是有漏网之鱼。”

“只可惜,子相没有后代,不然,夏朝也不至于这么乱。”王后不禁感叹到。

“王后还是为两个女儿择一位师姆吧,教她们些礼仪,不然即使日后不嫁到王宫贵族家,也是要闹笑话的。”

“君上说的是,妾身昨日便召了魏师姆来,现下应该已经在后殿讲学了。”

“魏师姆当真什么都知道吗?”

姚归絮对这位母后请来给她和姐姐讲学的师姆很是不喜欢,一脸严肃古板的样子,像谁欠了她几朋贝一样。偏姐姐跟她还有些旧怨,好像也不怎么喜欢她,所以她就胆大妄为了些。

“小公主有什么疑问,问便是了,老身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您讲讲夏朝吧,我们为什么要叫夏朝呢?”

魏师姆看了看两位骄纵的公主道“夏朝的号,是夏后氏大禹定的,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得百姓拥护,被拥戴为‘夏后氏’,他接任王位后,国号就定为夏了。”

“听不懂。。”姚归絮听着魏师姆的话,满脸的问号。

魏师姆摇摇头说“正常诸侯国的公主们,满十二岁就要请师姆教习读书、识字了,君主和王后过于疼爱两位公主,如今小公主已快十三岁了,大公主马上也要满十五了,竟才请了老身来。”

“宁儿三年前不懂事,冲撞了师姆,还请莫要怪罪。”姚归宁起身冲魏师姆行了歉礼。

魏师姆看了眼姚归宁,又看了眼姚归絮,说“都是过去的事了,当年老身对二位公主的脾性毫不知情,没什么好怪罪的,只是大公主对夏朝的名号来历,也有疑问吗?”

“宁儿平日里也读了一些书,知道这位夏后氏禹是位于治理水患上颇有才能的英雄,只是他是如何被拥戴为国君的,确实不知。”

“这要追溯到舜王还在位的时候了,那个时候百姓们因为水患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禹奉命治理水患,他放弃了先人们以塞治水的传统,改为以疏导为主,实行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的方法,日夜操劳、三过家门而不入,终治水成功,把往日水患成灾的平原,变成了沃土,让百姓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魏师姆讲到。

“所以黎民百姓才推觉他做国君的,是吗?”姚归宁问到。

“是的,那个时候,国君的继承还是禅让制,所以舜王就把王位让给了当时最得民心的禹,禹治理完水患又继续征讨三苗,大胜三苗后,建都阳城,召集众多邦国君主和部落首领,大会于涂山,自此建立了夏朝,只可惜,后代子侄不肖。”

“那是不是,若当世仍有禹的后人,现任的寒国君,就要让位于他呢?”姚归宁突然问到。

“禹的儿子启继承了夏的王位,改禅让制为世袭制,在均台之享上是得到了所有诸侯的认可的,若有禹或启的后代在世,自是要取寒国君而代之的。大公主今日怎么会对此事这般感兴趣呢?”

“前几日碰巧得了几片龟甲和竹简,好些都没看明白,今日碰到魏师姆,便问了。”

两人说话之时,姚归絮早已去见周公了。

“小公主的性子比起大公主还要顽劣一些。”魏师姆看着姚归絮安稳的睡容说到。

“妹妹年纪尚小,大一些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