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热度爆炸(二合一了,求一下推荐吧……)(3 / 4)

相比于互联网新媒体,传统纸质媒体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的受众群体是许多不会上网或者说不习惯在网上浏览信息的中老年人,这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相比年轻人,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较低,观念也比较陈旧固执。

但经历过那个质朴年代的人,也更容易被被这些“见义勇为”的正面报道打动,从而在内心产生真正的认同感。

也更容易刷声望值——这个是陈询自己猜测的。

根据这两天的热度和传播速度来看,增长的声望值应该远不止这些,起码也得翻个十几倍才对。

不过这也说明了,声望值并不能直接和知名度挂钩,必须要让别人发自内心的佩服,产生认同感才行。

简单来说,只有铁粉才能增加声望值,至于那些虚假粉丝,别看在网上叫的欢,实际上是不顶用的。

“江宁晚报”的采访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才结束。

当记者也是个技术活,不仅仅只是一问一答那么简单。

一流记者往往具备了极深的职业素养,善于在采访中营造融洽的气氛,层层追问挖掘故事的细节,了解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写出来的文章也具有一定的深度。

陈询也在采访途中不经意间告诉记者,自己手里有一张照片,也许刊报的时候会用到。

当记者同志看到陈询手机里的那张照片的时候,眼睛顿时一亮,连忙让他发过来。

采访结束后,记者与摄影师收拾好资料和道具准备离开,陈询起身相送,走到门口的时候,他拿起一个纸袋递给这位戴着金丝眼镜的记者。

“这是咱们江城理工的特产,不值钱,赵记者拿着当个纪念品吧。”陈询笑道。

这是应有之意,当时“江宁晚报”打电话来预约采访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好了要准备哪些东西。

“陈同学这么客气干嘛……”记者同志瞟了一眼,看到里面有两个信封,马上了然于心,“既然这样,那就只好却之不恭了,哈哈!”

这一番采访,可谓宾主尽欢。

话说,自从“江宁晚报”的人来采访之后,其他媒体也是闻风而动,陈询的采访是一场挨着一场,档期排得满满的,一点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最开始的时候他还比较享受接受采访的感觉,但次数一多就顶不住了。

他准备好的那些采访台词已经说了不知道多少遍,说的自己都觉得恶心和虚伪。

所以他直接推掉了后面的所有采访,办理了出院手续。

反正采访全部都结束了,也不需要再住院扮可怜博同情。

为了防止那些讨厌的记者打扰,他直接关掉手机,回到了明湖世家。

……

“现在就让我伸出幸运的小手,来看看接下来会抽中什么新闻呢?”

安静的黄昏,安静的书房里,陈询端坐在书桌前,准备在“每日新闻”抽下一个宝箱。

经过这几天的疯狂增长,声望值已经达到了两万四千点,这意味着他可以买六十个白银宝箱,如果梭哈的话,可以直接买一个钻石宝箱(两万点声望值)。

陈询犹豫了很久,决定把声望值梭哈买一个钻石宝箱,他对这个号称“足以引起人类社会变革”的新闻实在是太好奇了!

不过在抽奖之前,他特意去洗了个澡,把双手搓得干干净净。

“好运来好运来,霉运都走开!”

抖了抖手,又往指头上吹了一口气,陈询点开了“每日新闻”,购买了一个钻石宝箱。

宝箱滴溜溜转动,几秒钟后,封信被开启,弹出了新闻。

“第九十二套全国大学生系列广播体操之于2098年9月1日起在全国高校正式启用。”

“啊?”

陈询揉了揉眼睛,看了一下余额,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