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拿下“公文”(4 / 5)

一个人去拿,对徐一舟有一点轻视的意味在里面。

而且他陆离的面子,现在还没有大到那种地步。

事情给你办完了,你就让一个秘书来敷衍我?

如果那样做,徐一舟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会把陆离记恨在心的,可能下次再求人家帮忙的时候,人家不仅不帮,还会给他下绊子。

“那一会你跟我去一趟国土局。”陆离转身朝杨静吩咐了一句,便走出了办公室。

……

大会议室。

陆离坐在靠墙的老板椅上,正听着杨璐组织的这场会议。

杨璐坐在会议桌的首座,旁边除了公司人事部的魏言,财务部的邱芸芸,还有营销部的两个主管,其他的人就都不认识了,估计也是新招聘的其它部门的负责人。

不过这次招聘的一批领导阶层的人,年龄都不大,看起来也就在三十岁左右,正值精力充沛的年龄阶段。

会议的内容也比较简单,因为公司新增加了几个新的部门,所以需要他们互相熟悉一下,方便公司以后的业务配合。

再者,就是公司下一阶段的任务,也就是新工厂的兴建。

等土地局的公文下来以后,就需要公司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公司介绍、用地项目建设背景、优势与风险、市场分析和预测、财务预算(投资总额、资金筹措方案、设备资金、原材料资金、人力资金、财务相关的数据分析)、项目土建方案、人员配置方案、环境保护方案等等。

这也是为什么杨璐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招聘了一大批的人员,他们的专业覆盖了各方面,例如高价聘请的财务分析师,还有土建专业的人员等等,都是为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而且,陆离也不是只准备兴建这一次工厂,说不定以后还会再兴建其它的工厂,那就一次性把人招全面也是挺好的,杨璐的做法也考虑的很周到。

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好以后,再通过规划局、发展和改革局的审批,然后再一次到国土局的用地预审,最后还需要经过环保局、设计院等各方面的流程,才可以动工建设厂房。

而陆离这次的厂房扩建规模足足有六十亩,根据尧城市的法律规定,只要厂房的施工规模投资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或者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都必须要招标进行,以做到公平公正。

后续的生产线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或者单台重要设备估算价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也需要招标进行。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厂房建设和设备采购中,都免不了要和政府机构打交道。

这,才是陆离最烦恼的。

如果没有宋羽帮他找关系,那他的新厂房建设也别想了,最起码在一年之内是办不下来的。

……

会议结束以后,陆离回到他的总经理办公室,便在想

我以后一定不会自建厂房了,如果有需要厂房规模的扩建,那我一定直接去收购,自建的话太麻烦了!

“陆总,咱们什么时候出发?”就在陆离正想着的时候,杨静敲了敲门走了进来,躬身问道。

“现在就去吧。”陆离回了一句。

言毕。

陆离带着杨静走出了办公室。

出了茂业大厦,来到地下停车场。

由杨静开车,朝上次去过的金百通购物广场驶去。

……

在金百通一次性办了五张十万元额度的购物卡以后,才掉头开向尧城的国土局。

……

下午四点钟,徐一舟的办公室。

陆离在拿到“公文”以后,和徐一舟寒暄了半个小时左右,才提出了告辞。

“徐哥,那我就先回去了,你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