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等;十三等至十九等为吏目、长吏阶,对应军中的士官长和军官候补。
通常对应以队正、火长、屯长、巡护队头、关市乡镇三官等职事;由此构成军队到地方的基层组织结构和执行力所在。
二十阶至二十九阶之间,才算开始步入正式的官身初级军官;对应以县令、县丞、县尉校尉、旅帅、屯守官的层面。代表了各地政权和军队的中间中坚阶层。
三十阶至三十八阶为中层官身将官阶层;对应的是州下官属、分曹主事、科房负责人别将、都尉、郎将、戍防官等诸官属。也是都督府要害和关键的核心层面
至于还有三十九阶至四十五阶的职级,为拥有部分或是全部决策权的真正高层和专征一方的将帅所设;目前暂时还没有人得以授任而得以空悬。
同时这些阶级和军衔,也决定着突发状况和意外之下,相应指挥或是任事的接替资序,如果是同等军衔职阶之内,则按照具体任事的重要性进行递补。
然后才是勋位。当然了,与传统的勋官不同,这个勋位由在所在职位勤务上所获得各级纪念章、奖章、勋章体系所构成的。
除了当场授予的实际奖励之外,勋位本身还代表的是相应公众场合和重大仪式当中,某种天然排序为三六九等的优先权和直接、间接的便利所在。
比如内部限量供应商品的优先权和份额,出席活动观看演出的座次,比同相应的级别而免除行礼,类似见官不拜的特权等等。
最后是保留了古人传统情节爵位制度,这个就没有什么特别好说。作为某种荣誉头衔和地位象征,除了可以拥有的排场和仪卫规模之外,也就是折算成对应户数的一笔岁入和收益而已。
只是太平大都督府在原本只有军功或是要任上的年资足够,才能授予的公侯伯子男五等,各自又有国郡县乡四小阶采邑的基础上;增加了另一种荣誉性质的士爵。
也就是比照周礼诸侯制度,别设上中下的卿、大夫、士三类九等。哪怕是白身,依靠捐纳和相应领域中的贡献,也能获得士爵。
而目前大都督府体系内,除了军队转业的官吏来源之外;各地屯庄营田系统提拔起来的农官系,工厂矿山系统进阶的营造系和教育体系外放兼任的学政系,之外;
还有更次一等的内外商业流通和供销系统里的商贸系;在对外开拓和经营过程中,破格选拔起来的拓殖系;差不多代表了太平军内部文职体系下,几条最主要的晋身之途和录取渠道。
至于那些陆续接受改造的留用人员,或是在征战途中按照相应特选制度,逐步破格吸纳进来的少许旧式士人、学子和官吏,放在其中就根本翻不起什么浪花来了。
当然了,这一切途径和渠道的人选,都有一个统一的原则,就是想要获得职事和身份地位的进阶话,就必需到大讲习所里去,接受相应领域的再造和修习,直至考绩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