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白老为中秋求诗(4 / 5)

咸鱼的明星 红尘闲生 6383 字 2021-03-22

不明白。

顿时有些哭笑不得,带他去参加中秋节晚会不假,但这恐怕不是最终的目的。

这是来要诗来的。

问就直接问嘛,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正好自己的手里还有关于中秋节的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岑羽笑着回道“请教不敢,但徒孙在前几天刚刚又写了一首关于中秋节的诗词,不要听一下。”

电话里顿时传来了几道激动的声音,“什么?你真的还有货?不会是逗我们三个老头子玩的吧。”

一听这声音。

岑羽就知道,这是长孙谷与孔孟的声音。

岑羽笑道“当然是真的。”

“那你念吧,不,你还是发一条信息发过来算了,就这样,先挂了,你小子快点。”

说着,手机便传来了一连串的忙音。

岑羽一声无语。

刚才叫小羽,那是一个亲切,现在叫小子。

岑羽直接朝小灵道“小灵,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入我的手机,发送给白老爷子。”

几秒过后。

“完成发送。”

……

帝都。

某一座四合院内。

白庄三人一脸兴奋地看着岑羽刚刚传来的这首诗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盯着看了好几分钟之后。

白庄兴奋道“好美的词,一整首词都非常的美,简直找不到一点瑕疵。真不愧是我徒孙,尽得我真传。”

孔孟老不羞,不要脸。

长孙谷老不羞,不要脸+1。

“咳咳、咳咳。”

孔孟假装咳嗽了几声,说道“我现在赏析一下

首先小羽先运用了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和理想,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超宜兴致,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

“小羽在词中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一种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接下来的一句,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强烈、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小雨写的这首词,真是妙啊!”

正当孔孟正准备继续说下去的时候。

突然被长孙谷给打断了,说道“你先停一下,接下来该到我了。”

“这下片主要是写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

“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