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终都在明说,就是他干的。
而后者先杀了郭天叙,后来又杀了小明王,但是,朱元璋却始终在演戏,这不是他干的!
朱元璋能团结一切力量,为他服务,并很会处事技巧,让人为他冲锋陷阵、赴汤蹈火,自己却从来不会用真心去回报。
而陈友谅表里如一,也有很强大的组织控制能力,但世间只有一个刘伯温,让上天赐给了他的对手,并没有垂青自己。
这就是命,当运势不在自己一边时,命运就已经注定了它该有的样子。
1364年正月,朱元璋终于有动作了,陈友谅已死,他的政治野心便暴露了出来,自立为吴王,建立了百官司属。
这是他将成为皇帝的预演,或者说是一次积累经验的练兵机会,皇帝他没当过,龙椅也没坐过,提前体验一番很有必要。
李善长和徐达当仁不让地做了正副宰相,而其他文武官员全部论功行赏,给予了应有的官职,唯独刘伯温没有任何头衔。
似乎很不符合常理啊,或许在朱元璋的眼里,老刘同志只是一位世界顶级的策划大师,大魔术师,而宰相这把椅子,他坐着会很不舒服。
好像也没有和宰相差不多的位置了,假如低于这个标准,再分给刘伯温任何官职,也不太合适。
我们不是朱元璋,当然无法洞悉他的心智,好在历史会进一步揭晓答案的。
刘伯温是个明白人,他完全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所谓大智若愚都不足以形容他的睿智了。
官爵对一个俗人来说,那是顶级的追求目标,而刘伯温不是俗人,他是世外高人,早已远离了低级趣味。
刘伯温在自己的著作《郁离子》中提到
“官爵是宝器,不能轻易授人,如果随意施舍,就失去了它的神圣性,而且用一件就会少一件,统治者可用的法宝就会越来越少。”
但朱元璋一向吝啬,他所给的封赏少的可怜,远没有达到众位功臣的预期,致使有些武将借着酒劲,一度向吴王发起了飙!
“你们都是跟我多年的人,对各位的能力了如指掌,哪一个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假如有,不仅本王能看见,所有人也都会知道的。”
朱元璋并没有发怒,他等着大家的情绪平静后,才假装诚恳地说道。
“现在你们只是按自己的本分,完成了应该完成的事情,本王所赐的封赏刚刚好啊!”
这就是大王的答复,所有人都无语了,没办法,我们的大王是天底下最吝啬的人,还敢有什么奢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