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朝局分析(2 / 3)

汉王会如此器重,会把大唐李氏的根本之地交给李恪管辖。

王德在念完赐封李恪的圣旨之后没有停顿继续念李世民关于狄知逊的赐封,李恪沉浸在刚才的赐封中还没有回过神来,等王德念完对狄知逊的赐封,狄知逊轻轻了拉了一下李恪的衣衫示意他谢恩时,李恪方才回过神来。

“儿臣——微臣,谢过父皇——皇上。”

李恪和狄知逊谢恩完毕退了回去。

然后,李世民继续长篇大论一番,又开始册封和升迁一部分去年成绩的优异官员。

只是此时的李恪心里一门心思的想着并州大都督这件事情,所以整个朝会直到结束,他除了知道自己赐封并州大都督;狄知逊为并州刺史;李泰迁升越王,为扬州大都督;李佑齐王,被授予齐州都督;李靖任职兵书尚书;李道宗为礼部尚书兼鸿胪寺卿记得很清楚之外其余众人的封赏他心里很模糊。

李恪出了太极殿,先是来到杨妃的千秋殿给她汇报了一下自己被封为了并州大都督的事情,杨妃看到李恪脸上的兴奋之色心里安慰了不少,对于她而言,只要李恪开心,李恪过的幸福他就很满意很知足了。

出了千秋殿的李恪回到府上,汉王府众人知道李恪被封为大都督的事情,自然要为他赐封并州大都督祝贺一番。

李恪不好意扫了大家的兴,吩咐杨恩在聚义殿偏殿设宴。

宴会从下午结束,李恪和众人来到书房。

对于今天朝堂对众人的册封他现在还是很恍惚,他想和马周、许敬宗等人往清楚掠一掠。

李恪认为李世民这次大规模的赐封,简直就是让大唐的朝堂换了血一样。

首先是李靖任职兵部尚书的事情就让李恪难以理解,不过通过他对李靖往日的权利分析还是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那就是作为大唐边关的主帅,李靖的职权很大,所有北方的兵马都归他节制。

李世民这次将李靖调回长安入职中枢,虽然让李靖有了入阁为相的机会,但同时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唐北方兵马归一人节制的时代已经结束。

现在,各路兵马都由各地的大都督和各道的行军大总管分而管之。

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对军权的看重和警惕,就是连李靖这样的大唐军人都不敢有所懈怠。

其次是李道宗为礼部尚书兼鸿胪寺卿的册封,李恪怎么分析也难以理解李世民的这个举措。

李道宗是作为李唐宗室除李孝恭之外的另一位能征善战的将才,他在李唐宗室中有很高的地位,在数年的征战中战功彪炳,足以封侯拜相。

可是,李世民给了他一个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尚书职衔职,再加上鸿胪寺这个专掌外交事务的卿。

武将回朝之后在兵部任职的例子很多,但让他去礼部做尚书,管朝廷中的礼仪、科举、祭祀、外交等事务,李恪想不通这是对李道宗的晋升,反而觉得是对他的褒贬。

至于杜如晦坐上吏部尚书的位置李恪很坦然。

他觉得杜如晦为贞观名相,吏部尚书的位置对于他来说已经很屈才了。

然而,同时他也能想到李世民如此安排的目的,就是给他出阁入相做准备。

因为,六部以吏部为首,吏部尚书再往上升就只能是尚书仆射的位置了。

而魏征出任秘书监卿的位置李恪到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这句话的后面还加了四个字“参掌朝政”,就是说可以参与和主持朝政。

通俗的说就是他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权,权力不可谓不大。

由此也可以看出李世民对他才华的欣赏和器重。

然而,最不能让李恪接受就是封德彝致仕之后李世民将尚书右仆射的位置给了长孙无忌。

对于封德彝致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