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行军要比张公谨等人完两个时辰,但李恪身边的骑兵比张公谨所率领的骑兵要精锐不少。
所以,虽然张公谨比离开早离开了军营,但两支骑兵之间的距离拉的不是很远!李恪之所以这样安排,不是说可以要让张公谨他们充当炮灰的角色,而是想迷糊颉利,让颉利以为唐军追击他的人数不多,让他可以对唐军放松警惕。
还有一点就是,两队伍分成支,两支骑兵想错的追击突厥人,这样中间不给颉利休息的时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有了这两个原因,李恪才会这么下达命令,而张公谨自然清楚李恪的意思,才会爽快的接受他的命令。
李恪一行人的后面不远处跟随的则是阿姆和扎德勒的阿史那部骑兵,他们此行的目的很简单,就会收拢突厥残兵败将。
不过李恪这样安排阿姆和扎德勒收拢突厥残兵,除了李靖所想的那些明面上的因素之外,他自己内心其实还有隐藏着自己的目的,那就是控制这支骑兵。
突厥骑兵的战斗力强悍,可以说的骑兵之中的王者也不为过,想要唐军真正达到突厥骑兵的实力,这不光是说要好的马匹训练几年就能成军的,而是需要一个很长很长的积累的时间,主要还是训练那种骑兵意识,而突厥骑兵从小在马背上长大,他们骑兵意识很强,李恪很清楚,要是给他一支突厥骑兵,让他训练三年,他绝对能够训练出比血狼卫还能强悍的骑兵。
所以,这次跟颉利的大战,李恪是不会放弃这样一个可以控制一支突厥骑兵的机会。
但是,李恪想控制突厥骑兵,要让他本人控制一支骑兵的不可能的,不说突厥骑兵是否顺从李恪,就大唐朝廷也不会答应。
所以,李恪就将心思放在了突利身上,他从跟突利的交往中可以看出突利已经将自己的宝压在了自己身上,再加上阿史那云这层关系,他相信突利很乐意为自己训练出一支精骑。
不但如此,他也肯定突利回唐之后会跟李世民提出将阿史那云嫁给自己的想法,那么只要顺理成章的跟阿史那云成亲,以现在收拢残兵这样的方式只要将颉利的大军全部交给突利,就凭自己跟突利之间的关系,今后自己不就是有了一支数十万的突厥骑兵了吗?
李恪就是因为想到了这些,想到了突利要跟李世民提亲,自己跟阿史那云的婚事,他才敢将收拢突厥残兵的任务交给阿姆和扎德勒这两名阿史那部的将领。
李恪一行人就这样继续奔驰了到天亮,这才下令大军休息,准备用早饭!早饭用完,李恪就收到了斥候给他的消息,说前方三十里发现了突厥骑兵跟唐军交战的痕迹。
前方三十里有交战的痕迹,那说明张公谨已经跟突厥交上了手,这就意味着张公谨已经咬住了颉利大军。
那自己现在追上去,估计正是以逸待劳的时机!李恪心里决定好便下令了行军的命令,而他又让人命令跟在他后面的阿姆和扎德勒跟上他自己大军,随时准备收拢突厥颉利的残兵。
李恪加快了行军速度,没过多久就来到了唐军跟突厥大军交战过的地方,他没有理会,继续加速行军,终于在一个时辰之后发现了唐军和突厥大军交战的第二个战场。
就见前方唐军和突厥大军正在厮杀,而即便是突厥军心涣散,但由于张公谨部人数少,还有颉利主动的承担了指挥大军的角色,突厥骑兵跟唐军出现了胶着的状态。
战场上唐军对突厥人有心理上胜利者的优势,而突厥人因为回家的路被唐军拦住,有股子拼命的味道。
所以,两军在战场上厮杀的很血腥。
就见颉利在数万突厥精骑的保卫下静静的注视着战场上厮杀的唐军和突厥骑兵,本来颉利要是派出一半的兵力,张公谨未必就是颉利的对手,现在可能已经被击溃了,但颉利吃过全军押上之后被唐军包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