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武大海人和间人皇女到长安城三天,就宴请了三天的长安城官员。
这让大宛使团的压力很大。
哈兰和帕尔干也焦急地在等待,等待大宛国王的回复,以及银钱。
于是,又过了几天,哈兰和帕尔干也忍不住了,于是开始大肆挥霍自己的钱财,开始宴请长安城的官员们,大到三省六部的尚书,小到驿馆小丞,简直不将银子当银子花。
李恪对此也早有耳闻,只是没有理会而已。
只要这些官员不贪污大唐百姓的赋税,他们占点外邦的便宜,李恪还是能够容忍的。
“海大富,西域有消息传来吗?”
李恪问道。
。
现在,他的心思主要集中在西域楼兰国不良帅和李淳风身上。
大唐强盛了,已经没有外敌了,现在大唐开始向往殖民了。
这个任务就交给三王了,鲁王李承乾、陈王李佑和郑王李泰。
而他的目标,早就开始向长生不死进发了。
想要征服全天下,唯有长生才能做到。
为此,他不惜要发动一切力量,即便是战争,或者灭国,他也在所不惜。
“还没有!”
海大富小心谨慎地说道。
他知道皇上现在最在意的就是西域的消息了。
因此他也不敢大意。
“他们走了快两个多月了吧?”
李恪问道。
“是的,皇上!”
海大富立马回答道。
“倭国的间人皇女,你还是要去见见。”
李恪想了想说道。
“奴才知道了。”
海大富躬身领命道。
“三王的准备工作做的怎么样了?”
李恪再次问道。
“他们还在准备中”海大富回答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皇上已经不怎么处理朝政了,将全部政务交给了三省六部,他只掌控了财权和人事任命权。
现在的大唐,似乎跟之前的大唐已经不一样了。
“哎!”
李恪叹息道,“现在的制度还是不完善啊!”
他觉得,现在大唐的朝政由三省六部处理,相互牵制又相互补充,不过依然要太多的依赖皇帝一个人做决策,他觉得应该改一下才对。
至于怎么改?
内阁制度是他心目中完美的制度了。
设立以内阁管理国政,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枢密院管理兵马的三权分立制度。
内阁又设首相一人,为内阁总负责人,参知政事两人,协助首相管理六部事宜。
首相为正一品,参知政事从一品。
内阁总揽大唐国政,并以“票拟”的形式向皇帝汇报政务,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是否可以执行,称为“批红”。
其次是御史台,掌全国监察之事。
对内可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对外则是监察地方官吏及统领将领,以便能够震慑地方。
御史台设有于是大夫一人,正二品;中丞二人,正三品。
大夫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中丞为之贰。
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
第三则是枢密院,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
设枢密使,又称太尉一人,为正一品,枢密院副使两人,从二品,枢密院同知三人,正三品。
不过枢密院的部分权力又被兵部分割了,况且还没有调兵遣将的权力,因此枢密院权力类似于太尉府。
不过枢密使要是加上上将军衔,就有调兵遣将的权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