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士廉和程知节一样,也没有什么歪歪曲曲,直接一刀切到了主题上。
作为一位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却在贞观元年就离开了长安,被贬到蜀地的老臣。
他对这位莫名其妙冒出来的护国公,和其它大臣的反应不太一样。
别的人是钦佩,而他是很不服气!
自己作为开国功臣,还是长孙皇后的舅父,却是一些小错,被贬离了长安,去到了蜀地。
而这位护国公,却仅仅十多岁,甚至连真身都没有出现,就被封国公,封地更是占据了大半个辽东!
这要让高士廉如何服气?
他凭什么?
“臣斗胆问一句,对这些问题,护国公,或者陛下您,有办法吗?”
此话一出,甘露殿顿时一静!
很多道目光,都带着惊奇和错愕,看向了高士廉。
很显然,没有人会想到,刚刚回来的高士廉竟然会当众反驳李世民,质疑护国公。
他和魏征可不一样,魏征上书是本职工作,而且众人也都已经习惯了。
而高士廉,却是长孙皇后的舅父。
当众如此犀利反驳李世民,其中代表着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李世民看着高士廉,表面上不露出声色,但心中却是早就是头疼不已。
他当初罢免高士廉前往蜀地,就是看到在玄武门之变后,他逐渐变得嚣张和目中无人,竟然连扣押秘旨这种事情都做了出来。
失望之下,李世民才会将他罢免到了蜀地,想要他有所改变。
结果没成想,数年过去,他刚刚回来就出来反驳自己了。
“今年的春试已经过了,一共录取了多少进士?”李世民试探性询问。
“禀告陛下。”
高士廉拱手回应
“已经录取了三十五人。”
“如今,他们已经被分派到了各个州府。”
“即将举报的东试呢?”
李世民皱眉。
东试,就是在洛阳举行的考试。
“还没有结束,但报名人数是春试的两倍。”
“预估的话,已经有七十名进士。”
三十五加七十,也不过是一百零五。
李世民略微心算一番,就开始头疼了起来。
其实这个数字已经很夸张了。
要知道在贞观二年,全年的进士也不过是十多名。
在开放了书籍,设置东试之后,进士数量已然大幅度提升,官职也不再掌握在各大世家的手上。
可以说,刚刚开始改革就有如此成效,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可惜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实在是太过杯水车薪了。
李世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有一天,因为领土太大,而无人可以去管理而烦恼。
“那如果按照之前降服东突厥的方法,用羊毛贸易捆扎又会如何?”
自从采用了狗大户的羊毛贸易之后,东突厥的局势已经基本稳定,很少有闹事的人。
而西突厥和东突厥,本来就是一个国家,只是因为圣人可汗隋文帝而分裂,是否也可以采用类似的对策?
“不可能的。”
李世民话音刚刚一落,高士廉就摇头否定。
“我们大唐的人口有限,每年从东突厥收购而来的羊毛,已经足够整个大唐百姓去使用。”
“再多羊毛的话,恐怕难以消耗,只会造成堆积。”
“陛下,护国公他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
闻言,李世民沉默了,看向了长孙无忌“辅机,你有什么话想要说的吗?”
“禀告陛下,臣无话可说”
虽然知道高士廉是在质疑护国公,但长孙无忌还是只能无奈苦笑。